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致你们:)

作为一个学生,如何提问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其实,有些问题我们只要了解得足够深入,解决起来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问题是需要很直接,很细节化的。要描述清楚。

以前读书的时候,一个学生被他的老板(我们叫导师叫老板,:)),因为他问老师问题问了半天。老师说,你先回去自己把问题搞清楚再来问吧。

你们可能会觉得老师没涵养,不够和蔼。不过老师也没有错,当一个学生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时,老师怎么回应呢?而事实上,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因为确实当你明白你的问题所在时,答案也经常就出来了。

你的圆珠笔一直在流油,你不明白,再换一支新的呗。以前学生没钱的时候,他们会看问题在哪儿,于是他们发现是那个圆珠子换了,于是有的学生会换一个珠子,噫,能用了。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低沉。后来注意观察,发现噫,在我讲某些话某些事时,有些人脸色马上变了。再观察观察,确实如此,我知道这里有问题了。我不应该说这些事。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情况都是这样。那我就猜着,是这种方式有问题,而不是谈什么事的问题。

当然,这样也不一定总能得到答案。所以我才问你们你们是什么感觉。呵呵。

因此啊,你们在给我提问题时,从提高自己的角度,我建议你们这样做:

1.详细地描述自己的问题。如“我听力不好”,这个问题不过关。你们应该说的是,我听力不好,表现在哪些方面。比如我能听懂每一个单词,但我听不懂一整句话。或者我一个单词也中不懂,或者我只能听懂几个词,那话就过去了。等等
2.最好也讲一下自己的做法。我效果不好,但我之前是怎么做的,如我听力不好,因为我以前没怎么听过,老师也不强调这个。现在急着要学好,很难。或我现在也常听,但就是听不懂。或我问了几个人,他们怎么说的,我练了没有。我练了,但没有效果;或我还没练,准备练。或他们自己我也不觉得怎么的,因此我就不打算这样练。
3.试着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给自己订一个以后的练习计划。
4.然后让老师看看这样是不是对或不对。问一下老师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这样一个问题是合格的。尽管不一定非得都这么来。

想到这个问题当然是有自己的感觉。最近的感觉是周一去听一个老师上课,迟到了几分钟。不好意思进去,于是在外面逛。听到有老师讲政治,有老师讲数学。突然意识到今天的学生与当年的学生不同了。我说的当年是民国时期。学生学的东西,往往都是自己找的感兴趣的,有些问题书上没有,老师也不一定感兴趣或会。所以我们有华罗庚钱锺书。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真的是亦师亦友。有的老师讲东西的时候,就知道有些学生在这些方面比他强。而老师也很大度大方。后来一切都按教材来,教材上没有的,老师不讲,学生也不问。考试时候学生不会的,就简直说老师没讲。老师的罪过大了,因为整个民族的未来全在他们肩上,他们不讲,就是最大的过错。可是,反过来我们看看,学生自己做了什么?

我做过学生。我也做不到牛顿和伽利略马克思的水平,也做不到钱锺书华罗庚的水平。但我能做到自己钻研问题的水平,我钻研不懂的我会问老师,老师有时候也不知道,他会帮我问其他老师。当然有些其他老师也不会,我就记下来,自己有时间再钻研。

我初中时问过老师一个问题,把她难住了。这个是关于高斯的英文名字。上面有两个点的符号。我不明白。老师也不明白。但这不能怪老师,因为大学后很久我才明白,那个问题是德语问题。老师只是高中毕业,她不可能学过德语。

有病人去求诊,他跟医生说我肚子痛。医生说我给你号脉吧。如果医生直接号了脉就给你开药你吃不吃?我不吃。因为我不敢相信他。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你号脉就顶事了?你得问我具体哪儿疼,怎么个疼,什么时候开始疼,什么时候就不疼,我得摁摁你的肚子,看到底是哪儿,我要看你眼睛你的舌苔,听你的呼吸,等等。你们说呢?你们也不至于去了医院直接说,大夫我感冒了,给我三九感冒灵,其他的我不要我不吃。会吗?

我说过,我只是个老师。不知道你们明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周易·蒙卦》上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老师最讲求的是学生要学。如果老师求着学生学习,效果是不好的。同样,老师是要针对性的帮助学生,不能没有针对性。你们问我如果练口语,我会开出一堆药方来,但到底哪种管用,我不知道。因为我是针对的一般现象,而不是你个人的现象。你吃了这些药,不管用,你说“庸医误人”,我会觉得很冤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