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转贴:学会单词go的四种用法

(马小山按:学习东西,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也就是我平素上课时经常讲的.要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也要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意思.用这个贴子的说法,就是其字面意思.我们要从字面意思分析出其引申义,这样理解快一些,并且在记忆与使用的时候,困难要小一些.呵呵.第一个to go all out,其实all out我们可以看成是"使尽一切力气","不遗余力",那么这个词就理解了.第二个go through hell or high water,我们要记得through是经历苦难的意思,挣扎的意思,有go是自然的,就是去做去经历的意思.那么,我们要注意他提供的例句,都是用的would这个情态动词,也就是这些人愿意去做,肯去做,那么我们就能看成是不顾一切艰难险阻.但如果人家没有用这个情态动词,也没有用将来时,而用的是过去时态,那就是吃了苦头了,但挺过来了.不要一味只记中文意思,不懂变通.第三个好理解.第四个overboard,要想的得在甲板上走过了头,那不就踏空了吗?over这里是向前的意思,不是向上的意思.)

学会单词go的四种用法
1 to go all out 
    大多数的人都很钦佩那些力量充沛﹑勇往直前的人。这种人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行动的时候毫不畏惧。在认定了目标以后,他们就会全力以赴。这种精神在英文里就是:to go all out。一本字典对 to go all out 的解释就是:以最大的决心和所有的力量去做一件事。 
    To go all out 这个俗语经常用在体育方面,例如: 
    Our basketball team went all-out to win the championship game. But so did the other team, and they beat us by two points. 
    我们的篮球队为了在比赛中获胜而全力以赴。可是,另外一个队也是这样,结果他们多得了两分而把我们打败了。 
    To go all out 虽然经常用在体育方面,可是这个俗语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哪儿都能用的词汇了。下面的一个例子是一位政治家在谈论即将举行的选举: 
    This time the other party is going all-out to win--they're spending twice as much money as we can on radio and TV commercials. 
    这一次,跟我们对立的政党正在全力以赴地争取在选举中获胜,他们在电台和电视上做广告花的钱比我们能花的要多两倍。 
    2 to go through hell or high water 
    To go though hell or high water 是指不管困难多大,危险多大,仍然勇往直前。这个俗语使人们脑海中出现某一个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赴汤滔火的形像。 
    例如:I love my friend John like a brother--I know he'd go through hell or high water for me. 
    我对约翰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我知道他会为我赴汤滔火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约翰会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他的。 
    又如:That's a very close family--whatever happens to one of them, sickness, money trouble, anything, the rest of them come to help. They'd go through hell and high water for each other. 
    这家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不管任何人发生什么事,无论是生病也好,缺钱花也好,或发生其它任何问题,每个人都会来帮忙的。不管家里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为他赴汤滔火。 
    1、2 这两个习惯用语的含义有其相似的地方,都是竭尽全力的意思,但是 to go though hell or high water 要比 to go all out 的语气强烈得多。 
    3 to go for broke 
    To go for broke 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准备冒损失一切的危险来采取一项行动,也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体育运动员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 
    例如:The biggest auto race of the year is ready to start. All the drivers are ready to go for broke and drive their cars until they fall apart. 
     今年规模最大的一次汽车比赛快要开始了。所有参加比赛的驾驶员都准备竭尽全力地争取获胜,那怕担当一切风险,把汽车开得散了架子也在所不惜。 
    又如,一个在打扑克牌的人,他拿了一手好牌,准备把他所有的赌注都压在这手牌上。他说: 
    Okay, I'm going to go for broke and bet all the money I have on my cards. I don't see how anybody can beat what I'm looking at here in my hand. 
    行啦,这回我得豁出去把我所有的钱都压在这付牌上。我就是不相信任何人能够打败我手上的这付牌。 
    4 to go overboard 
    拿到一付很好的牌而冒一些风险似乎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有些人在情绪激动或者发怒的时候往往会在没有充份估计形势的情况下,不顾后果地鲁莽从事。这在英文里就是 to go overboard。Overboard 这个字的意思是从船上掉到水中,就像一个粗心大意的水手,专心致志地忙着工作,一不小心,手没抓紧就掉下水去了。To go overboard 作为一个习惯用语可以解释为在不顾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就鲁莽地采取行动。 
    例如,一个妻子在劝她的丈夫不要轻率地作出决定: 
    John, let's not go overboard and get a new car right now. With all the other expenses we have, we won't be able to make the monthly payments. 
    约翰,我们最好现在不要匆忙地买新汽车。我们手上还有其他要付的帐,我们没有能力再每个月为新汽车付还借款。 
    To go overboard 也可以用在商业界。下面是一个股票商在对他的顾客提出一些劝告: 
    I wouldn't go overboard and buy a lot of stock in that company right now. I hear their profit is down from what it was last year.

转贴:提高英语听力的体会

提高英语听力的体会
逆向听力训练方法 
学习英语听力已经有4年了,前后试用过逆向法、千万法和传统的听力教学法等,其中最有效的还是逆向法。

我感到,英语听力中的难点是如何训练自己对于语音的识别能力。也就是说,第一步是如何做到一听就知道什么词、什么词意,继而再训练一听就知道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句子的语法结构是什么。

先学会听懂单词,再学会听懂句子,以后还要学会听懂长篇报道的内容。最后是训练一次听懂的能力。

其中最困难的是对于语音的识别能力。一是要把每个单词都听出来;二是要准确地听懂生词的发音,并从词典中查到生词;三是积累背景知识,对于个别发音非常模糊的单词,也能凭语感准确地识别出来。这中间,要花大量时间学会英语发音中的连读、略读,以及语音、语调等等。

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依靠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力求避免“假听”现象。在集中注意力方面,逆向法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听写时,只要有一个词没有听懂就无法进行下去。

“假听”是听力训练中的大敌,实质上是精力分散的表现。好像都听懂了,实际上有许多是自欺欺人。还有,做听力对错选题,也会出现乱猜的缺陷。有时候虽然猜对了题,其实并没有真听懂。有的人托福考了高分,但是听力并没有过关。再有,“假听”浪费了很多时间。有的人听英语十多年,还是不能听得很准确,原因就是听得不认真。

逆向法发明人钟道隆教授的著作《听遍全世界》是很好的听力教材。四年来,我不时翻阅这本书,每次都有新感受。他的很多建议是出自自己直接经验,有很强的针对性,绝非纸上谈兵。只要沿着正确的学习途径走下去,反复训练,假之以时日,就一定可以学会英语听力。

最后说说英语泛听问题。逆向法强调集中精力听懂每个词,比较忽视泛听训练。但是实际上,要提高泛听质量就必须有很扎实的听力基础,而逆向法就是加强基础训练的好方法。在保持长期用逆向法进行训练的同时,每天抽出半小时泛听一些英语新闻报道,是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泛听的材料不能太难。而且也要注意平时用于听写的材料也不可太难。总之,应经常提醒自己“宁可慢些”,千万不可急于求成。一旦脱离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行所谓的强化训练,结果一般不会理想。

转贴:大学英语听力如何提高

大学英语听力如何提高?
第一、 自身准确的发音。自身准确地道的英语发音不能让你在听力上面无往不利,但是不准确不地道的发音绝对不能有效的解决听力问题。而准确地道的发音往往又得之于在听力中纠正自己的发音,两者是互相进行的。 
 第二、 阅读应与听力练习同时,同比重的进行。很多人为提高听力把所有时间都集中在听力材料的练习上。我肯定的说,这是个错误。我们不是生活在国外,你无论怎样营造,都不能有一个真正的外国的文化氛围在你身边,这一个已经可以说明只注重单一的听力练习是错误的。其次,听力练习中,你接触到多少信息呢?这个信息包括词汇、语法、习惯用法、文化等等在接触材料时能够遇到的所有东西。我敢说你听十盒磁带不及我读一本原著的信息量。如果别人的说话内容超出了你那听得滚瓜烂熟的磁带内容,你是否有信心听懂?这可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你自己日常的说话内容,是否可以用十盒磁带来装得下来。只要你发音正确,你在阅读时接触到的词,如果让你在听的时候遇到,很多都有可能听懂。倘若你的听力目标是想听什么就能听懂什么的话,阅读起到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同时,如果你连在阅读中都无法读懂的句子,你在听力中能够听懂吗?我想来个总结:词汇量和语法是阅读的关键,阅读量的多少以及阅读能力的好坏决定听说能力的高低,而我们学习语言,又必须从听说开始。 
第三、 VOA Special English是很好的听力材料,但是你已经听够了,给点信心自己,听一些外国人正常语速的东西。你不可能要求外国人用Special English的语速说话给你听。事实上Special English和正常的说话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小,而语速对听力的影响更不是想象中那么微弱,往往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的。因为正常语速跟慢速之间不同的地方实在太多,譬如连读、省略、轻读、模糊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听懂与否的关键要素。Special English里全是完整的句子,可是实际上正常的说话表达才不需要那么正儿八经呢?你是否有信心听懂?况且Special English里更遇不到丰富的词汇,复杂的结构。听了几个月或半年的特别英语,别想自己还是特别的了,听听正常的东西吧。但是,我还认为,VOA Special English应该不间断的听,只是不能把重点放在上面了。因为VOA Special English不但是入门英语中不可多得的听力材料,也是纠正发音的绝佳材料。无论你英语学习到达了什么程度,我到希望你能够不断听Special English。 
第四、 专心听懂一盒磁带比你囫囵吞枣的听了十盒磁带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记忆单词平时是用眼看心记,虽然你是认识了这个单词,但很可能你还是听不懂这个单词,听力练习时是用耳朵对单词的再熟悉。精听了一盒磁带你用耳朵记忆了这盒磁带里所有的单词和句子、发音、语调等等。泛听十盒磁带,你记不了多少东西的。 
第五、 精听的同时,泛听十分重要。好像跟上面自相矛盾的样子。请听我解释。泛听有精听得不到的东西,我说的却不是很多人认为在泛听中得到的信息量。其实泛听听懂的实在不多,哪来什么信息量?泛听中我想强调的是:语速、语调。让你习惯正常的语速。我们在精听时都是不断反复听同一句话的,可是实际上别人只会说一次给你听。请在泛听中让自己习惯别人用正常语速,只说一次的情况。你不会要求预报天气的说一句后又重复一次吧。 
第六、 如何精听?我不赞成无论听什么都在听懂了后再根据录音默写一遍。至少不赞成听每一篇听力材料都听写。原因之一是听力有时候更多注重“量”。你没有听过的东西即使是汉语你也大概不会懂吧。我的建议是:挑选认为典型的材料再听写。那么精听要精到什么程度呢?听一句复述一句,或者就跟着录音一起读。(当然是不能看着文本啦。)这样效果不比听写查,所费时间要省得多。 

 第七、 如何泛听?看电影是泛听。听实时广播是泛听,看电视是泛听,尽可能接触更多正常的原始音频。你可以反反复复听同一盒磁带,直到兴味索然。只要不停顿就是泛听。泛听过程中,你也可以将录音就转为精听。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要记得,泛听的目的是让自己习惯正常的语速,或者说,习惯外国人的正常的交流是怎样的。关注的是语速、连读、略音等等只有连续说话才会有的东西。 
第八、 别理会什么听力技巧。那些技巧只能在考试时帮你的忙。以前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了许多的阅读技巧,说看文章可以找主题句,主题句可以找关键词,单词不懂可以猜。这些阅读技巧在考试时大概有用吧,至少我没有用过。因为我的词汇量大,语感好,别人还没有找到主题句我已经读完整篇文章了。你相信整篇文章还是相信仅仅一句主题句?在阅读原著时,这些技巧更加一点作用也没有。又如听力技巧,听关键词,遇到不懂的单词先别理会,继续听可能就明白了它的意思了。我们中国人说话有没有听关键词的?如果你在口译中只听关键词,你胆敢就此口译出来?只听关键词你能够弄懂一部电影中多少东西?更重要的是,在正常的语速当中,你能够找到多少个关键词?你还有时间回头想刚才没有听出来的那个单词?恐怕你早就忘了。 
第九、 关注一下常用的单词。外国人说话不是每一句都用你不懂的单词说的。你听不懂的往往就是最常用的,而且是你已经掌握了的单词。只是它们在常速、连读、略音下使你以为是生词而已。相信大家已经深有体会了。那些是常用的单词?在听力中譬如have,go,you,where,when,him,them等等就是(当然还有其他啦)。在这里,VOA Special English有好与不好的地方。它能让你清楚这些常用单词的发音,它不能让你知道正常的交际中这些单词怎样发音。 
第十、 英语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听力练习也是一样。别想着我强化练习半年,终于听懂手头上几十盒磁带了,以后再也不会遇到问题了。几十盒磁带以外的东西你是否能够听懂?信息瞬息万变,今天的新闻你听懂,明天的你也十拿九稳听懂?我自己不敢说。 
第十一、 别急,听不懂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是你的错,不是别人比你聪明,只是别人练习得比你多而已。慢慢练习,把自己融入英语的世界里,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看到成绩的

转贴:听懂新闻英语的十大方法

听懂新闻英语的十大方法
一)尽量先以自己熟悉的语言了解新闻内容 

  
  刚到 ICRT 国内新闻中心上班的外籍记者,虽然多半中文程度并不差,但是有时候「新闻中文」并不强,在翻译或阅读一些中文的新闻稿时,虽然可以查单字,但要完全了解整体的意思,往往有些困难。发生这样的状况,我会建议他们先去看英文报纸的同样一则新闻,透过自己的母语,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再回来看中文稿时,本来以为很复杂的内容,就变得简单多了。 
  
   同样的,在进行当天的英文新闻学习前,先从中文的媒体了解当天主要的国际或国内新闻内容,在听英文新闻时,就容易多了。当然,这是在学习期间,过了入门的阶段,就不需要了。 
  
  (二)掌握各类新闻英语的有限单字 
  
  世界之广,事件之多,大部分的人一定认为,要掌握新闻英语的相关单字,恐怕好几千个,要背完一整本的新闻字库,才有办法听懂。这个想法似乎很合逻辑,但是其实有个极大的错误,从政治新闻到娱乐新闻,当然很可能有几千个单字,但是相关的单字每几个月,甚至每几年才出现一次,就是所谓的rarely used vocabulary(罕见单字),例如:「multilateral currency realignment」(跨国货币调整)或「planned obsolescence」(计画的陈废),如果连这些也要背,那可真是不得了。 
  
  幸好,每天新闻会遇到的单字,八成五以上,都是我们称为的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常用单字)。换言之,只要你能掌握这五、六百个重复出现的单字(也就是本书所介绍的字汇),就可以听懂八成五以上的新闻。其它一些较专门的财经或科学等新闻字汇,等主要的单字会了之后,再慢慢的增加难度。 
  
  (三)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想它,继续听下去 
  
  你一定有个经验,在听英语新闻或英语节目时,遇到一个你不会的字或没听清楚的段落,就开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来的内容全都没听清楚。所谓「一心不能二用」,绝不可以在听的同时,边想前一句的意思,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思考,专心听下去。 
  
  某个段落没听懂,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也许有个没学过的单字,或有较特殊的句型,也许主播播报的速度一时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没听好。无论原因是什幺,不管它就继续听下去,还是有可能将主要内容听懂,因为九成的时候,漏掉一点,不会是关键到让你无法连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惟卡在前一句,肯定全军覆没。   
  但如果另外那一成确实是关键呢?要是有空,可以上网找相关内容的新闻,了解一下是否有关键单字或内容较不熟悉,如果是重要新闻,一般来讲不会报一次就不报了,可以收听当天其它整点新闻的播报,也许还可以听到同样的新闻,也许听第二次就完全了解了! 
  
  (四)不要太在乎特殊难懂的人名及地名 
  
  2000 年初夏,裴济发生政变,没多久就宣布戒严令,军方的领导人,头衔连姓名叫「Fiji military commander Commodore Frank Bainimarama」,每次我播报新闻,念到这里时,都差点要吃螺丝。想一想,连我都要花时间先练习这些较难念的名字,而听众听我播报,三秒就过去了,难怪有人对这些外国人名及地名叫苦连天。 
  
  遇到这样的状况时,该怎幺办呢?别理它吧!说实话,我自己听 BBC 或 CNN 的新闻,也常常听到不太熟悉的人名或地名,如某国家的人,也许我没听过,很可能听完新闻你再问我,我也答不出来他的名字,但是多半时候对了解新闻内容并不影响,我只要知道他是某国的国会领导人就够了。再如俄罗斯南部某个难念的小城镇发生什幺事,清楚它他是俄罗斯南部的小城镇,足够我了解新闻内容。你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不要为复杂的名称所困扰。当然,重要的新闻人物及地名还是得熟悉一下。 
  
  (五)以正确的播报速度来学习 
  
  我刚来台湾时,常常有人找我为一些英文教材配音。进录音室时,我坐在麦克风前,拿了稿子开始念,没念几句,负责人请我是否可以念慢些,于是我从头开始,放慢了速度,念了几句,他又问我可不可以再慢些。等到教材出版后,我听了卡带,自认为不但听起来怪怪的,对学会也没有帮助,因为人正常说话根本不是这样的。 
  
  经常有本地朋友抱怨,我在 ICRT 播报新闻的速度,快得让他们听不太懂,我只能说,这是播报新闻正常的速度,即使 ICRT 播的慢些,等到你要听 BBC 或 CNN ,还是会听不懂。那该怎幺办呢?我来台湾时,基本的中文会话不成问题,时间久了,报纸也能读看,但是打开中广或三台的新闻,还是觉得「雾煞煞」,于是我将中文新闻录音下来,重复的听,如果不会的单字,请朋友帮忙听一下,听到上百遍,直到完全听懂为止。因为我自己这样的练习,现在听中文新闻,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有了手上的这套教材,你不用自己录音,更不需要麻烦别人帮忙听,但是你会发现,专业的播音员录制在 CD 片上的新闻都是以正常的速度播报,因为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会新闻英语,如果听不太懂,多听几次,一定大有进展。但是,如果用一些速度放慢的教材,那只能永远听教材,真正新闻的速度会跟不上。 
  
  (六)尽快锁定大略的新闻内容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听英语新闻时,主播经常会在报某条新闻前,来句类似「And now in sports...」(现在进入体育新闻),或「Turning to the Middle East ...」(转向中东地区...)或「In U.S. election race news...」(有关美国选举新闻...)等,没有一定格式或说法,这样短短的一句,就是要让不同类型新闻的转变自然些。 
  
  播报某条新闻前,来个这样的「自我介绍」,对学习新闻英语是很有帮助的。怎幺说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到目前为止,我听得懂的台语还是有限,如果随便跟我说几句,我很可能听不懂,但是若有人先让我知道他准备跟我聊的话题,接下来对我就容易的多了。这个情形跟新闻前给你一个小提示一样,知道即将要接收哪一类的讯息,可以先准备一下自己的思惟。 
  
  当然,不是每条新闻前都会给你这样的提示,要是没有,自己也得赶快锁定内容及方向,如果看电视新闻的话,可以试着从画面了解是哪一类的新闻;若是广播的话,也应该从第一句就可以判断。 
  
  (七)经常听,经常练习 
  
  或许你会认为这幺简单的道理不用说也知道,但是你会发现,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重要的。 
  
  我记得刚来台湾不久,中文尚未十分流利,只要回美国几个星期,回台湾之后,讲起中文来,舌头便不听使唤,结结巴巴的。后来,我与美国史丹福大学的一个东方语言学教授聊起来,他说,其实只要每天花点时间接触它,就可以完全避免这样的状况。 
  
  《新闻英语8周打通关》的课程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听懂大部分重要的新闻内容,但是八周后还是要每天或每两天找点时间打开收音机或电视听听英语新闻,维持「基本工夫」。 
  
  (八)虽然要「听」新闻,正确的「说」也很重要 
  
  本书的目的,是让你打好收听新闻英语的基础,做个一流的「听众」,但听力再怎幺好的中国人,不会自己想做英语主播,所以为什幺要管发音呢?其实,这个道理是很简单,如果自己对某一个新闻单字的发音不对,很可能会听不懂,例如唱片或记录叫「record」,录音也叫「record」,但是前者念﹝re’cord﹞,后者念﹝’record﹞,如果认为这个字只有一个发音,很可能就会弄混。 
  
  有时候也很容易将两个不同单字的发音弄混,例如:「Philadelphia battered Chicago, winning 14 to 1.」(费城击败芝加哥,以 14 比 1 赢球。)如果这句的「battered」听成「batted」,虽然发音接近,但意思就不对了。 
  
  避免这方面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听本书所附的 CD 时,单字的部分自己也跟着念。如果花一点时间确定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对听懂新闻英语也会有帮助。 
  
  (九)了解学习新闻英语的过程及进步的速度 
  
  学习任何东西,尤其是语言,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到了某个阶段,学习的速度会自然而然的加快。学习新闻英语的起步阶段,也许经常觉得听不懂,但是继续努力,不知不觉会发现,费的精神较少,但听得懂的部分变多了。 
  
  为何了解这个过程是诀窍之一呢?因为很多人还不到「半途」就以为自己学不会,但是其实只要有恒心,绝对可以有令人非常满意的成果。 
  
   (十)对自己有信心 
  
  一定有人说,讲这个谁都知道,但不少人对自己却是没有信心或信心缺乏,而对自己学习的进度及成果大打折扣。英文有句话:「We are our own worst enemy.」(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虽然学新闻英语一点都不难,但如果心里想:「我一定学不会。」还没有开始奋战,已经被自己打败了,要突破自己设下的心里障碍,比实际学习的障碍还更困难。 
  
  我记得在美国刚开始学中文时,有一天在纽约唐人街的书店拿起一本厚厚的中文小说,书名三个字我只认得第一个字──「红」,翻开看看,里面只认得几个零星的字。当时我心里想,真的会有一天我能看得懂这个吗?对外国人而言,要认得汉字可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不过我当时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学会,绝不轻易「罢休」。 
  
  当时我在唐人街手握着的书,书名的另外两个字是「楼梦」,至今《红楼梦》我看过三遍。如果当时我想:「 啊!这个太难了,学一百年都学不会。」我现在认得的中文,可能还是那零星的几个字。所以在强烈的学习欲望及好方法之外,也要对自己有信心,英文有另外一句话,就是「What the mind can conceive, it can achieve.」(心想事成),加油

转贴:英语听力的提高方法

英语听力的提高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应努力提高听力这样可以借助听觉,大量且快速地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并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地同义词的不同用法,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 要提高听力,首先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例如用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再翻书看一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辞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就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背诵,如果看著书面材料听,往往是自己默读,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时就又会听不懂。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 泛听—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泛听可一遍过,只要大概懂意思就行了。若一遍听不懂,可倒过来再听一遍,还是听不懂,就翻一下书,继续听下去在第一遍听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每一个音节。在每句停顿时,可在脑海里反复一下。听的当中遇到生词不要停下多想,因为有些生词可以在整个内容中理解。有些生词并不影响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来想,反而影响听下面的内容。听音时要随录音材料频率在脑中用英语重复,且速度要练得能跟上录音速度,不能边听边翻译。一般只要难度相当,能听清大部分单词,是可以理解其大意的。 英语专家建议初学者这样学英语 若我是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我将多看故事多看画,多听句子多唱歌。语法不学,完全靠模仿。 若我是初学英语的中学生,我将把课文念得正确,流利,烂熟,睡梦中会说,作文中会用。我还要读课外读物,并用简单的英语向我的同学复述故事的内容。我将学一点基本语法知识,以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但绝不去钻牛角尖。 若我是初学英语的自学青年,我将尽是结合英语实践(读,听,写,说)先把语法学好。就像查辞典一样,我将经常查阅语法书。等我把基本语法掌握后,我将展开大量的英语实践,在实践中通过思考与总结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我将充分地利用好的词典,参考书,包括较高深的语法著作。听力~我个人学习英文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刚到美国的时候,在高中上课时感觉实在很累人,因为听老师说话好像是在做听力练习一样~我最后感觉这样下去实在不好,所以我就自己开始了自我的听力训练。 美国的电视节目为了方便聋人,多半是配上字幕的,我练习听力的时候,这些字幕反而成为了我的得力的助手,当时我看的也无非是卡通,因为卡通对话用词比较简单,如果写下来大约高中生都可以看懂,一开始我是把字幕打开以后,眼睛全部都注意到字幕上,熟悉每个单词在美国英语里的发音和用法,到一个星期以后,我已经问题不大了,然后就可以把部分注意力放在画面上,遇到听不懂得地方再看字幕,粗略算了一下,大概相当于做了100小时的高质量练习题目,且全是贴近生活的词汇和用法,受益匪浅啊~ 等到听力练习的差不多了,出口就不成问题了,中国人说英语大部分的毛病是-句子的组成方法和外国人的习惯方法不一样,所以一听就感觉错误很多的样子,当听力练习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应该对英语的很多习惯用法有很多了解,说起来自然会正统。 在中国可能很难接触到美国这样带字幕的英文节目,但是很多DVD都包含英文字幕。

转贴:英语听力为何提不高


英语听力为何提不高
英语听力提高并非仅仅“听力”提高,它代表着英语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听力是决定英文水平的要件,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交流能力。然而,它却常常是学英语的同学们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最害怕的一部分。很多同学为此“费尽心机”,但效果却始终不佳。到底如何提高听力呢?首先必须意识到,听力提高并非“听力”提高。它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即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经常所见的终日头戴耳机来“创造语言环境”,提高听力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样训练不但提不高听力,也许反而有损“听力”。

  另外,有些同学用听力磁带作“催眠曲”的做法也十分要不得。这将导致真正临考时,注意力反而不集中。提高听力第一要件就是语音。学英语不重视语音,是很多同学英语总也上不去的一个绊脚石。学语音讲究的是标准,无论是英美音,抑或是澳洲音都要求准确,而且很忌讳混杂。而听力课对语音的讲究在于兼容并蓄,要求标准的和不标准的都能听得懂。这不仅仅是英语本身发音准确与否的问题,而且是要加上很多“历练”和归纳总结才能达到的境界。词汇、习语不消多说。永远是心头的痛!听力当中的词汇、习语问题大概有两种:真不懂和假不懂。所谓真不懂指的是遇到没有过的生词和习语,那是当然听不懂了。假不懂指的是学过的单词但依然听不懂。这可就又和发音有关系。大多数同学背单词不仔细捉摸发音,而只是看个意思和拼法。这样,在阅读的时候不会出什么问题,可到听力实践时就有问题了。当时听到的和平时背的是两回事,当然听不懂了。

  另一种情况是,听得真真切切,但是,心里糊里糊涂,不知说了些什么。这里既有连读、缩读、弱读在里头作祟,也有另一个不好的学习习惯在起作用。很多同学记单词时只记中文意思,而正确的方法应该如听力学习法中所说的MakePictures”(产生画面),这样一来声音直接转化成意念,省去了翻译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理解能力。最后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这点中国同学也很缺乏。大家所抱怨的字字句句都懂,但是仍然搞不懂说话者意图的问题就属于此类。它的涉及面很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大量了解英美文化来得到增强。

2008年12月11日星期四

牢骚

也许做教师除了喜欢好为人师,婆婆妈妈之外,还有另一个职业病,就是喜欢抱怨。现在问到同行的问题,就是学生怎么怎么样?你们怎么办的。他们的回答,我这里不透露。有人问我,你就那么爱上网啊?我是爱上网,但QQ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建个群,是因为我一直不怎么上QQ,挂站时限达不到那个权限。我是喜欢写东西,但我的很多博客,直到这个学期才开始写东西。英语的两个版面,也是刚刚开的。文章是写了不少了,有人问我,是不是很喜欢写?天知道。

也许在别人眼里我是个喜欢卖弄的人,总是说我会怎么做我会怎么做。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很多方面我一窃不通。

但我没有办法!我答应了学生(虽然他们没有要求),也答应了我自己,要做一个easy to get to的人。我就不能不挂站。以免有谁会问问题。虽然,没有人问问题,或说问问题的人少得可以视为零。但就是零,我也得坚持。

我知道,很少会有人来看我的博客,看我写了哪些东西。但我还是得写。上课时,我知道学生不爱回答问题,不爱给我回应,我还得继续问,逼着问。自己也不断地看他们的表情,来调整自己的做法。

我知道,我第一节课以及好几次都说了我将来的做法,我的原则。我说有些问题我会在哪里给你们解答。我会一步步地全解决。按常理和很多人的做法,这样就可以了。我既然做到了我自己的事,还多做了一些事,我也已经交待过了,学与不学,好与不好,就全在你们自己了。我在良心上应该不再受到谴责,别人的谴责和自己的谴责,我可以完全说,你们学不好,不是我的事。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可是我不能。

知道过有一些不好的历史事件与一些悲惨的经历,是与逼着别人学习,教别人东西有关的。但我一直相信这样的事不再会发生,最起码不会再发生在我的头上。人与人的相处,也许只是一个得过且过,凑凑合合的过程。我做过,我就可以不再心里愧疚。

但是真的可以不愧疚吗?从作老师再想到作人,我不知道怎样才可以。我可以按步就班地上我的课,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去管学生听懂听不懂,不去管学生自己有没有在学,工作量到了,也就够了。反正下学期就会是新的开始,有新的学生,我不必为这一批学生负责到底。我知道,我有进度的问题和压力,而这个进度的问题本不该是问题,而且也根本不应该有这个问题。我能怎么办?

不是我的问题,难道就真的不是我的问题吗?不是我的责任,难道就真的不是我的责任吗?

写一次博客,其实我得花的时间不少,哪篇博客平均下来起码不需要用两个以上的小时?而且我不但得考虑先后,重要与次要,基本与提升,例子合适与不合适,材料怎么选择,还得考虑用语的问题,还得考虑娱乐的问题,还得考虑口气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啊?!我的网络条件不是很好,写一次东西,经常登录都成问题,学校经常让我登录不了网站,我自己的博客我自己打不开。但我还得写,我得想办法,找代表服务器,有时候写了半天会出问题,我得不段得保存,复制,备份,我发神经啊我?

Actually, I am not a mild person, I am easy to be angry and disappointed. I am easy to get annoyed and easier to be affected by what I am seeing, what I am experiencing, what I am undertaking, by things I meet each day. Alas!

Maybe I should take some time to calm down, and once more tell myself do what you like to do, follow orders and finish them, and let others go.

It's not my fault, so please just spare yourself of that burden. You needn't curse yourself by others' faults.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转贴:常用英语口语──儿童英语

呵呵,不要看什么儿童英语就觉得小儿科。

常用英语口语
1. I see. 我明白了。 
2. I quit! 我不干了! 
3. Let go! 放手! 
4. Me too. 我也是。 
5. My god! 天哪! 
6. No way! 不行! 
7. Come on. 来吧(赶快) 
8. Hold on. 等一等。 
9. I agree。 我同意。 
10. Not bad. 还不错。11. Not yet. 还没。 
12. See you. 再见。 
13. Shut up! 闭嘴! 
14. So long. 再见。 
15. Why not? 好呀! (为什么不呢?) 
16. Allow me. 让我来。 
17. Be quiet! 安静点! 
18. Cheer up! 振作起来! 
19. Good job! 做得好! 
20. Have fun! 玩得开心!21. How much? 多少钱? 
22. I'm full. 我饱了。 
23. I'm home. 我回来了。 
24. I'm lost. 我迷路了。 
25. My treat. 我请客。 
26. So do I. 我也一样。 
27. This way。 这边请。 
28. After you. 您先。 
29. Bless you! 祝福你! 
30. Follow me. 跟我来。31. Forget it! 休想! (算了!) 
32. Good luck! 祝好运! 
33. I decline! 我拒绝! 
34. I promise. 我保证。 
35. Of course! 当然了! 
36. Slow down! 慢点! 
37. Take care! 保重! 
38. They hurt. (伤口)疼。 
39. Try again. 再试试。 
40. Watch out! 当心。41. What's up? 有什么事吗? 
42. Be careful! 注意! 
43. Bottoms up! 干杯(见底)! 
44. Don't move! 不许动! 
45. Guess what? 猜猜看? 
46. I doubt it 我怀疑。 
47. I think so. 我也这么想。 
48. I'm single. 我是单身贵族。 
49. Keep it up! 坚持下去! 
50. Let me see.让我想想。

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转贴:幼儿园必备的100句英语


幼儿园必备的100句英语
这是教师在园100句里的日常用语

其实家长也应该掌握这些些日常用语,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锻练语感的环境。

I. Reception入园接待

1. Hi! / Hello! 你好!

2. Good morning. 早上好。

3. Hello, 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see you. 你好,见到你真高兴。

4.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 你好吗?我很好,谢谢。

5. Please say bye-bye to your mummy / daddy. 请和妈妈/爸爸说再见。

6. Come in, please. 请进。

7. Come on. / come here, please. 请过来。

8. Take off your coat. 脱掉外套。

9. Please put on your morning check- card. 请把晨检牌带好
II. Group Activity集体活动

1. Are you ready? 准备好了吗?

2. Let's start. 让我们开始。

3. Who can tell me? / Who can answer me? 谁能告诉我?谁能回答?

4. Look at me. 看着我。

5. Look at the blackboard. 看黑板。

6. Be quite. / Keep quite. 保持安静。

7. Sit well. / Sit nicely. 坐好。

8. Put up your hand. / Put down your hand. 把手举起来 / 把手放下。

9. Stop talking. 别说话。

10. Is that clear? / Do you understand? 清楚了么?你明白吗?

11. Read with me. 和我一起读。

12. Return to your seat. 回座位。

13. Stand up. / Sit down. 起立 / 坐下。

14. Listen carefully. 仔细听。

15. Listen to me. / Listen to the music. 听我说 / 听音乐。

16. Say it in English. 用英语说。

17. Do you know? 你知道吗?

18. Let's play a game. 让我们来做游戏。

19. Let's write / draw something. 让我们来写点什麽 / 画点什麽。

20. Let's dancing / singing. 让我们来跳舞唱歌。

21. Let's listen to a story. 让我们听个故事。

22.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让我们听磁带。

23. Let's watch TV / a play. 让我们看电视 / 看表演。

24. Let's say it together. 让我们一起说。

25. What did you hear? 你听到什麽了?

26. Who has finished? 谁做完了?

27. Who want to try? 谁想试试?

28. How do you know? 你怎麽知道的?

29. Which one do you like? 你喜欢哪一个?

30. Put your hands on your knees. 把手放在膝盖上。

31. Attention. 注意。

32. You are right. 你是正确的。

33. You are so good! 你真棒!

34. Paint it in red. 把它涂成红色。

35. Open / close your book, please. 打开/ 合上你的书。

36. Don't be afraid / shy. 别害怕 / 害羞。

III. Outdoor Activity 户外活动

1. It's time for morning exercises. 早操时间到了。

2. Let's go out / outside. 让我们到室外去。

3. Let's go downstairs. 让我们到楼下去。

4. Let's play on the ground. 让我们去操场上玩。

5. Line up. 排队。

6. Two line. 2条队。

7. At ease! / Attention. / Eyes front. / Hands down. 稍息 / 立正 / 向前看 / 手放下

8. Let's go. 让我们走。

9. Stop. 停。

10. Count off 报数。

11. Hurry up. 快点。

12. Be careful. 小心。

13. One by one. 一个接着一个。

14. Be slowly, take easy. 慢点, 别着急。

15. Don't move. 别动。

16. Let's have a race. 让我们来个比赛。

17. Hand in hand. 手拉手。

18. Make a circle. 围一个圈。

19. Jump on one foot. 单脚跳。

20. Fall in. / Fall out. 集合。/ 解散。

21. Run. 跑。

22. Wonderful! / Great! 太棒了!

23. You are the winner. 你是胜利者。

24. You are the first. 你是第一名。

25. Are you tired? / Let's have a rest. 你累了吗?/ 让我们休息一下。

26. Let's go back to the classroom. 让我们回教室。

27. Don't push other people / children. 别推别人。 / 别推别的小朋友。

28. Stop pushing. 不许推搡。

IV. Washing and Eating 讲卫生和进餐

1. Use soap to wash your hands. 用香皂洗手。

2. Dry your hands with your towel. 用毛巾把手擦干。

3. Please go to the toilet / bathroom, boys go first. 男孩先去洗手间。

4. Turn the tap off, when you have down. 洗完手后,把水龙头关了。

5. Show me your hands, are they clean / dirty? 让我看看你的手干净了吗? / 脏吗?

6. Are you thirsty? / Are you hungry? 你渴吗?/ 你饿吗?

7. Please take your cup. 请拿你的杯子。

8. Have some water. 喝点水。

9. It's time for lunch. 午饭时间到了。

10. Don't spill your foods on the table. 别把你的食物洒在桌子上。

11. Please finish it. 把它吃完。

12. Would you like some rice or soup? 你想要一些米饭还是汤?

13. Do you want to more? 你要加一些吗?

14. Eat a little more. 在多吃一点。

15. Don't play with your foods. 别玩食物。

16. Eat properly. 好好吃。

17. Are you full? 饱了吗?

18. Wipe your mouth. 擦嘴。

19. Rinse out your mouth. 漱口。

20. Please keep the table clean. 请保持桌面干净。

21. Let's go out for a walk. 让我们出去走走。

22. Is it delicious? 它好吃吗?

V. Sleeping time and Tea time 午睡和午点

1. It's bed time. 午睡时间到了。

2. Take off your clothes / coat / trousers / shoes. 脱衣服 / 外套 / 裤子 / 鞋。

3. Fold up your clothes / coat / trousers / shoes. 叠好衣服 / 外套 / 裤子,放好鞋。

4. Go to sleep. 睡觉。

5. Close your eyes. 闭眼。

6. Cover yourself up. 盖好被子。

7. Put hands into the quilt. 把手放进被子里。

8. Wake up. / get up. 叫醒。 / 起来。

9. Put on your clothes. 穿衣服。

10. Dress yourself. 自己穿衣服

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

鸟语啁啾(二)

这个东西,前面写了一部分。鉴于我这个人把英语的发音看得非常重要,就是分了这么两部分。前面的那部分讲的是基本的原则,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一部分,我们谈一些细节,一些关于个别音标发音的问题。

个别音标的发音与前面的一部分比起来,没有那么重要。但不能说就不重要。原因是这样的,as a Chinese, if you don't recognize the charater of '呆' as in "呆板",那没有关系,大家知道你那个发音不对,但他不会说你说的不是中国话。他甚至觉得你的普通话比他的好。我们经常会读错字的,别字写的也是一大堆。呵呵。话说回来,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虽然我很努力地练,你们也常能听出来,但你们不会说我的中国话比一般外国人差很多吧?你们肯定觉得我的中文比外国人好。道理就是这样。

但个别音标的发音还是很重要,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声音与单词、意义甚至语法都有很大关系。在中文中,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导出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说“我说的是十四”,但我们听着是“我说的是实事”,那也没有关系,上下文使我们知道,这里你说的是一个数字。但我们的英文没有这么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我们的输入有限,可供我们分析参考对照的那个数据库有限,因此,最好要发音准确。

开始吧,我喜欢胡说,你们是knew的。

  1. 我又看了一下音标书,上面确实讲过“元音”的声带是振动的,也就是我说的元音与“浊音”的关系。同时,你们在讲“h”的时候也注意,浊化与“冲击”声门其实是一个过程,结合起来练,很容易。

    方法:①模仿一个老头子,甚至是弥临之际的老头子的声音讲英语。②讲时一口气吊着,同时注意感觉自己的胸部的振动与共鸣。③听与模仿麦当娜讲话。

  2. 第二点,发音是讲究部位的。我们也不研究什么部位发什么音了,因为在嘴巴里面的那些口腔与舌头的部位,我个人也比较晕菜一点。但要记住,英语的音是一对一对的,经常。因此,可以一对对的来练。如r与tr, dr;如sh(share的sh,这个音标我不会用键盘不会打)与chair的ch,和usual的s,和gesture的g,他们的部位是一样的;f与v是一样的;th的两种发音是一样的;其他如t和d,b和p,g和k和h,你们都知道了。

    方法:在这些音里面,有那么多的单词,总有一个你们是练得不错的。找到那一个单词,然后通过慢读的方式,把那一个音给抽出来。如chair,你慢读,把它还原到拼读之前的样子,找准那个感觉。如果一时找不准没关系,多读那个单词,多找几遍。抽出来后,把那个音标发对。然后再用这一个音去拼和改其他单词中的音,如你会了这个ch,你就可以读下面一些了:check, attach, chest, cherry, match等等。

    如果你一个单词都读不准,也没有关系,找一个经常能听到的单词,然后去听磁带,就练那一个音。如听cheer up.这一句话也经常用的,呵呵,把人家这一句话模仿好了,自己不就有了一个强大的武器了吗?

    另外,希望你们都能把字母发音练好。有些人字母念的都不对,单词就更难保证了。如h这个字母,可能有些人那个元音和辅音都是错的。

    做到这一点之后,去根据这一个音去攻克其他的发音。如ch这一对里最难的一个是usual里的s,好在这个音在单词里也不多。

    书上说的是把舌头两边立起来,舌头中间是凹的,就像我们吹口哨那样。这也是一个办法。但要体会人家老外的发音,然后再用这个方法来练。听与练是不断重复的一个过程。

    我个人觉得对我来说,两个单词起到了大作用,一个是share,一个是chair,这两个单词我特别有感觉,是从这两个单词辨的音。

    注意一点:校正发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练会了后要时时注意,一遇到这个音的词就要校正,而且要用到口语中去。当年我在这个音还有th这个音上下足了功夫。不过,万事开头难。开始一段时间过去,你会发现很容易。一个音过去后,你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学习的兴趣也上去了。其实学习的兴趣,经常是在攻克难题的时候才有的。

  3. 一些常用的音(包括与汉语容易混的)。

    ①cheese的ee与汉语的i。
    这两个音一般可以看做一样。我说的这个i是“契机”里的“i”,不是“制止”的“i”。大家可以看出来,同样的一个音,在不同的声母后,发的是不一样的。但英语的这个,你要严格按照这个“i”的音来拼。否则你读的cheese就成了“吃丝”,或发成“ei”的音,如feet成了“费特”。

    ②sh这个音,有些学生可能会发成"吸",就是汉语的x。这个是错的。一般他们在发share的时候不明显,但如果发fish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③还是sh这个音,有些人可能会与汉语的sh混起来。但汉语的是舌尖翘起来,所以叫翘舌音,但英语的是舌两边卷起来,是不一样的。你们体会一下“是的”与“shed”两个发音的区别。

    ④v这个音你们其实都知道怎么发,只是不习惯说而已。可以从very入手,使自己习惯发这个音,因为这个最常用。

    ⑤read, tree, dream这些其实你们都会。嘴撅一点就可以,可以用汉语“追”来感觉。

    ⑥ju这个发音你们都会,但与汉语的“有”还是有点区别。汉语的口腔比英语的要大一点,我是说口腔内部。特别是这个音与其他辅音拼读的时候容易出问题,如human, cute,few等,不要说是“后门”,“口特”和“否”。

    ⑦th这个音我是强调最多的,因为我们汉语根本没有这个音。把舌头伸到牙齿外面,这时候还不是发音的时候,发的时候,舌头就要缩回去了。这时与上牙齿稍微刮一小下就可以。不必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一定要咬舌头。有一些词容易体会这个,如third, mother, Arthur。你们可以练3333,这个我课上说过,也可以叫“爸妈哥哥”,甚至可以再加上“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练熟一点。常用的是这一个词“thanks”,还有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

    ⑧把嘴张大,英语的很多音需要把嘴张大,如[ai][au][ain],你读kind,不要读成“看恩的”。a这个音一定要张大嘴。

    bag的a要把后牙槽打开,像咬核桃一样。常用的有“bad""dad",注意它没有鼻音。这个可能我做不好,因为我中国话鼻音就较重。呵呵。

    ⑨bug的u,与bird的ir开口度差不多,但不要发成ir,也不要发成a。是中间的一个音。自己体会,常用的"but",嘴小一点就可以。

    ⑩ei这个音,就是face的那个a,在汉语的ai如爱,和ei如贼之间,慢慢体会,避免发成上面两个音。
今天先到这里。这个鸟语啁啾可能还会再写,也可能不写了。呵呵。

2008年12月5日星期五

这样学习课文,你试试

我前面写了一篇博客,发了两遍,因为是用邮件写的.可能有点慢,一时还过不来.这里我就再做一个小例子.给你们示范一下:
────────文章────────

Lake Of Autumn

  I remember quite clearly now when the story happened. The autumn leaves were floating in 1)measure down to the ground, recovering the lake, where we used to swim like children, under the sun was there to shine. That time we used to be happy. Well, I thought we were. But the truth was that you had been 2)longing to leave me, not daring to tell me. On that precious night, watching the lake, vaguely 3)conscious, you said: “Our story is ending.”

  The rain was killing the last days of summer. You had been killing my last breath of love, since a long time ago. I still don’t think I’m gonna make it through another love story. You took it all away from me. And there I stand, I knew I was going to be the one left behind. But still I’m watching the lake, vaguely conscious, and I know my life is ending.

 

  我仍清晰地记得故事发生的时候。秋叶翻飞,飘落一地。我们曾经孩子般戏水畅游过的小湖盖满落叶,在太阳下闪着光。那时我们幸福过。哦,我是这样认为的。可事实上你早就想离开我,只是不敢告诉我罢了。在那美丽的夜晚,眼望湖水,恍惚中听见你说:我们的故事已到尽头。

  雨水扼杀着所剩无几的夏日,而你很久以来也在扼杀我奄奄一息的爱。我仍不认为自己会再去经历另一段爱情故事。你把一切都带走了。我只有悄然伫立,早已明白自己将会是那个被遗弃的人。而我依然凝望着湖水,恍惚中,生命正离我而去。


────────────────────文章结束────────────────

好了,我们就看这篇文章吧.如果是我,我会这样来学.

一、首先,我会把这篇文章读一遍,而且是深情地读一遍。读过之后,我发现它好美!
在读的时候,我注意节奏、停顿、轻重读、表情、语气等等。我会尝试着读出一种感觉和情绪出来。当然,第一遍,我可能做不好。但我发现它值得读,于是我又读了第二遍,第二遍因为明白了它的主要内容,那么我读的就好多了,情绪都出来了。

二、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就把我不会,或者我觉得人家用的好的地方都划下来了。我划了这些(见下划线的部分)。这些地方,有些我不懂,如in measure,但有些地方是我觉得很美的,如vaguely conscious,但我先划下来再说。

三、那么读也读了两遍了。不会的地方或觉得要学的地方也划出来了。那么,这一步,就是看划的是哪些东西了。
1. I remember quite clearly now.
这一点,其实我是知道的,但是我读了人家的,我还是觉得用得好。因此,我划出来了。以后,我写东西,我就也可以用I remember quite clearly,但我不一定要全用。我只是要知道这样挺好。
2. in measure (down to the ground)
这个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我查一下词典吧。遗憾的是,词典里没有in measure,于是我查measure,与我想的不错,它就是“测量”,不过由“测量”又引出了几个其他的意思,如“适度”,再如“韵律”,再如“缓和”,我就觉得这里应该是“缓缓地,慢慢地”,在那样一种氛围下,觉得很美。这个我就要记和用了。于是以后我写东西的时候,我也会主动用。别人知道固然好,别人不知道,呵呵,我就比他多学了一个。
3. recovering the lake
我查了recover是什么意思,它上面都说的是“恢复”,但我觉得这儿不对。看了一下原文有的翻译,人家翻译成了“覆盖”。但“覆盖”不是cover吗?那我想,这里会不会是再次覆盖呢?一时词典里也没有,想着老师也不懂。那我就存疑吧。但我还是要记住的,就是这里可以这样用。也许指的不定就是一层一层地落满了湖面呢?细心一点总不是错。
4. used to
这个我其实是知道的,老师也常讲。只是我很少用。那以后,我就常用一下。
5. under the sun was there to shine
翻译的是很明确的。不过这里有一个现象我不懂,这个shine的应该是sun吧,可是怎么会呢?第一是sun怎么会是there to shine呢?太阳不可能跑到哪儿去,除非是水里的太阳影子;第二是如果是sun,它不是少了一个联系代词了吗?我看了一下人家的翻译,人家说的是湖在shine,我想了想,这个shine的可能是湖,也可能是落叶,两个都有可能。如果是落叶,则可能说的是金黄色的落叶,但如果是湖,在语法上也是对的。看了一下文章的标题,是秋之湖,那想想,还是湖吧。可是这个语序不是正常的,我又不容易理解,嗯,我记下来了。
6. well, I thought we were.
这个,其实我会。不过,想想在文章这样一用,表达出来的那种感觉,真的很伤感。还有,我自己不常用I thought we were这样的情况,因此就划下来了。
7. you had been longing to leave me, not daring to tell me.
这个我其实也是会的,但是这是一个过去完成进行式,老师和同学们都说难。我就划下来,自己也要学着用嘛。还有,这里的第二个daring也是现在分词,与第一个是一样的,我就想着他们两个其实是并列关系的。呵呵。再看看,两个to,都指的是将来的具体的动作,可怜的女孩(可能是吧),人家早就存心和你掰了,只是不敢告诉你罢了。而你还一直蒙在鼓里。
8. Our story is ending.
这里在语法上我也会,不过呢,是一个终结的意思,又还是进行时。其实也就是说,咱们就到这里吧,但是呢,还在那里,毕竟要分在分,但还没有分。
9. The rain is was killing the last days of the summer. You had been killing my last breath of love, (since a long time ago.)
我觉得汉语不怎么用kill的,不过汉语说秋天是肃杀的季节,看来英语里这儿也差不多。关键还是,下面也有一个killing,就是说其实是一种比喻或映衬的关系了。雨在杀这个夏天,你在杀我,而且,用的还都是进行时,就是慢慢的折磨的那种,真是残忍啊。好狠心的男孩。不过,你们也不用怕,不是杀我,是杀我的对于爱的最后的呼吸。嗯,该怎么翻译呢,想想吧。不过,也要注意,这里有一个since a long time ago,就是说虽然你不告诉我,可你毕竟表现出来了,所以才能说是很久以来我就有了被killed的感觉了,但我竟然不知道原因是这样的。好可怜哦!
10. (I still don't think I'm gonna) make it through another love story.
我也知道make through的意思,关键是我学好了through这个词,但用到这儿,我还是觉得美。当然,我们看一看,through是通过的意思,但经常有忍受折磨的意思,其实在这里就不是再爱一场,而是再经历一场爱情的洗礼。就是说,“奴家再也禁不起一次爱的折腾了”。
11. You took it all away from me.
这里我也会。但短小,易用。姑且记下来吧。
12. the one left behind.
这个我也会,不过过去分词用到这儿,加上个behind,就是说你是遗弃人的,我是被遗弃在你身后的。想想,感觉蛮惨的。

四、好的,该看的我看了,该分析的,我也分析了。可是这故事实在太美,我就又再看了一遍。

这一次,我看的时候,我注意到了时态的问题。有时候是用过去时,有时候是用现在时。(注意,过去时包括了过去的各种时态,现在的也包括了现在的各种时态。)我就再看看这些时间的错综与复杂,看着看着,心里很难受。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事情发生的确切时间。然后是那么美的景致,用的都是进行时,在这么美的时间和地点,竟然发生了那么惨的一件事。树叶本来是缓缓地下坠,湖面上泛着阳光,点缀着层层的落叶,而那个湖,我们是多么开心地游过啊,竟然开心地像两个孩子。我们一度是快乐的。不过,天呢,可能只有我自己才觉得我们快乐吧。因为想想,你早就酝酿着要离开我了,只是你没胆量告诉我而已。于是,就在这一个弥足珍贵的夜晚(本来是的啊),你望着那一片湖,含混着跟我说,“咱们的事就到此为止吧!”

然后就是无休止的雨,使那夏日最后的几日肃杀无比。其实还不到秋天啊。你呢,早就开始慢慢地摆布和折磨我了。我对爱情的信念与想像已荡然无存。直到今天,我还认为自己无力再去经受一场爱情。我的爱,已经全被你小子偷了去了。我就在那里站着,站着,终于明白,自己确实是被遗弃了。

不过今天我站在这里,依然痴望着这片湖,隐隐约约蒙蒙胧胧地看着它,自己也明白,命也该尽了。

其实这些感情的细微变化,都在字里行间,慢慢地品一下,就明白英语的妙处了。看来是平淡无奇的东西,其实是很有用的。

五、看完了,自己也感叹过了。我觉得好的那些东西,也消化的差不多了。本来如果是一般的东西,我以后再看一下自己记的笔记就好了。不过,这篇文章确实很妙,很美,我还是把它抄了下来,有时间就读几遍。几乎要背下来了。能背下来的文章,我就不再去复习什么了。

六、另外,这篇文章其实是有音频的,下载来,听一听,有多美。

如何学习

前天上午坐校车回本部,与一个比我有经验的老师接邻。I told him I was worrying about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he said they had just finished their high school
lives and were confused about how to
learn.他的意思是,学生都适应了高中老师,因此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就等着老师逼着他,教着他,告诉他有哪些知识点,要背哪些,然后他们再回去背和记。当然,我想他讲的是还学习的同学。呵呵。

正好,今天上午给my aunt打电话,言语中谈到了my
cousin,她说这个cousin抱怨学校,老师不好好教,上课听不见等等。我就跟我aunt说,听不见可以坐前排啊?我aunt大吃一惊,她说可以调座位吗?I
told her that college life is different from school life that
学生都不爱坐前排,因为不想听课。座位自然were not fixed.

然后又想起了以前在blog上写过的那个同学,一直抱怨老师不教他们。我的回答是,你去问老师了吗?没有老师会拒绝一个学生的提问的。学问学问,不问怎么学啊?在大学里面就是这样,如果你不问,老师就以为你都懂了。还有,在问问题时,也要自己把问题搞清楚,自己还不懂的,去问老师,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啊。

这些,actually, I have expressed in my blog. And to my disappointment,
few students go there to have a 'leisurely'
walk.我不想说,我是没有事情做,才要写博客,而且写的那么疯狂。我也不是说,我要赚取人气,因此让你们到我那里给我增加点人气。因为这些博客是我新近才开始写的,除了学生,我对别人还没有公开过。

不过,我也知道。你们上网不方便,我也不希望鼓励你们上网to the extent that you become too attracted
or trapped or involved into
it.我也很怕你们上网成瘾。我也知道,你们有时候不问老师问题,是因为现在老师和学生都不在一起住,老师上了课就走了。你们无依无靠。何况,我们是Chinese
and are taught not to get closer to
strangers.呵呵,我不是坏人,既然有胆量告诉你们各种联系方式,就不怕你们问。

那么,我也再二(如果不是再三)在博客上申明了,或者说阐明了我个人的观点:学习,就是学新东西;复习,也是复习新东西;要会学,就是把不会的与会的联系起来,这样方便记忆;要理解,要思考,要分类,总之我要做的,就是使学习变得好玩,轻松,而且简单。

同时,我也说了,方法不是万能的。如果你试都不愿意试,方法顶个P用?我知道我心太急,一下子写得太多,写得多了,你们自然不愿意去看。多花时间啊?是吧?

因此,我写在博客上的,拿到课堂上来讲,你们很愿意听。你们要进度,我也要进度,于是我说有些方法方面的问题,你们到我博客上去看,好不好?于是我写了,于是你们不去看。于是你们再问我,老师怎么办?

Just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and what elst I can do? Am I obliged to
do such things?

不要以为我这样抱怨,是我这人不够豁达。我也不想多解释。该做的事情,我还是会去做。虽然我做过了,你们听不听管不管是你们的事,你们将来再抱怨我的时候,呵呵,放心,我还会觉得你们学不好有我很大的责任。我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但是,我是不是要明确地"求"你们,要开始好好地为自己而学。不是为了父母,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压力?

怕你们受不了,很多时候我讲话很注意。我不会骂你们,因为那不管用。怕你们不喜欢看,知道你们没有时间上网,因此,博客上说过的,我在课上也会提那么一丁点儿。或者,知道你们厌烦,我的博客就写得少些,慢些。为了让你们感兴趣,我打算把你们都编到故事里面,然后写下来,吸引着你们看。真的Who
can tell me how I should do next?

那么,这里我再简明扼要地讲一遍:

一,英语学习是学习自己不会的。如果谁还再大声地背"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拖出去打屁股。你应该背的是"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甚至这个也是学过的,你应该背"闺中风暖,陌上草熏"。当然,你如果告诉我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很美,一个是色,是静的,无声的,一个是水,是动的,是有声的。可是这有声的,也听不到声音。因为它是一幅画;你可以告诉我这几句是多么自然,不露痕迹。这表明你对这诗的欣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也成!

所以,我再说,英语课文的学习是自己找到自己还不会的,分析,理解,消化,记忆,使用。如果会的,就免了。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一个越学越多,越学要学的越少的过程?

二,英语复习也是这样。把自己不会的,再温习一遍。原来自己产生的问题,解决了的,觉得不怎么重要的。也可以不学。因为那就会了。但是如果解决了,觉得挺重要,那就记住,运用。然后呢,就是用这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自己还没想过的那些东西,看看是不是对?

三,学习就是一个问自己,自己解答,解答不了问老师和查书的过程。

四,学习是一个分类和归化的过程。不要告诉我你就喜欢一点一点地记,一个现象一个现象地学,记三点可以解决问题的你非要已十点二十点。那我也没有办法。呵呵。

五,另外,你们要学会听我的话。我说"……之后,这个不用记。",我是在告诉你这个地方一般都认为很重要,也就是一般人都要记的。我那个"……"就是告诉你怎么学怎么记这个东西,你明白了之后,这个就简单了,不用特别去记。这一点明白了吗?

2008年12月1日星期一

鸟语啁啾(一)

I always focus the importance of 发音, saying that 发音 is very important for 记忆生词,for 口语,for朗读,for欣赏,even for语法。But up to now(直到现在),I have not  talked  about it.

李阳once said that 英美人与我们的发音系统是different.我一点,我同意。很同意。从人种或人体结构上来说,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但发音系统确实是不一样的。

so, I'll say something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It will include two main parts, general rules and some specific(具体) tips.

先玩一下哈。我们都讲韩国人讲话好嗲,男的女的都是这样。但其实,那是与这种语言有关系的,他们的发音就容易让我们听来嗲。因为礼貌用语的口语版最后都是say or。但有时就听来好凶,那是因为他们也经常有a的结尾。语调很多,结合起来就是要不女人男人都嗲,要不都粗暴。呵呵。法语好听,温柔,是因为它有一个小舌音,那个音柔和的不得了,而且法语一般也不像英语那样,单词的结尾常有辅音,甚至辅音群,法语一般没有这些。而且,开口度一般要小一些。
汉语的猪圆肉润,也是因为我们的一般没有辅音结尾,且一字一音,时值差不多,还有四呼,讲究立得住。我们也会嗲,如台湾人,但那是语调声气出来的。据说,你用鼻腔共鸣多,就显得嗲。据说邓丽君唱腔温柔是鼻腔共鸣运用得好,李谷一也是这样,而且李谷一犯天下之大不闱是因为她用了气声,气声虚虚的,是温柔,但没有大无畏的革命英语气概。《我的老婆是大佬Ⅰ》里面那女的要学女人味儿,就有人教她用鼻音说话。你们自己试试?

因此,要记住,Chinese and English are of different phonetic system.

Part I,

1.英语与汉语的发音系统不同,因此,不要总是试图用汉语的音去代替英语的音。当然,汉语拼音借鉴了西方的字母和音标,我们学音标时,也完全有理由和应该去运用汉语的经验。但要take heed.如cinema,前两个字母发[si],但你读出来的肯定不是“丝”,因为虽然都是[i],但汉语的和英语的发音是不一样的。再如你会说“有”和“喝”,但你说humor,你的第一个音很可能是错的,可能会读成“猴”,但这是汉语的作法,英语不是。你们去听一下。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学会英语音,而且要用英语音来拼读,不是用汉语发音来拼读。

2.英语有浊化音,汉语没有(当然,汉语的r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浊化音,但与英语有一点点区别)。浊化音在读的时候,是能感到声带的振动的。你们念一下“日日热,日日弱,日日惹人日日祸”,just feel it.

当然,这个书上都说过。你们可以体会一下英语电影中的女士(老太太,青年妇女,小女孩,少女)、小孩(特小的孩子,儿童,少年,男的女的都听),老年人(老头,老太),就可以感觉到这一点了。

听了他们的声音,你会觉得诧异,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声音怎么是那样儿啊?虽然童稚,但是浑厚也有一点。是不?你会觉得女人讲话,一个小姑娘怎么那么“粗”啊!呵呵,这是与发音习惯有关系的。他们有浊化音。

老师或书上会告诉你,英语的[h]和汉语的h是不一样的,前者有一个冲击声门的感觉。用那个音你也能感觉到浊化现象其实。你试试?还有,英语的这个[h],有时候他们讲着讲着常会弱化,听着有时都听不到了。你们也留意一下。

为什么[h]会弱化,我也说不上来。我只能说他讲话有时候会快的,会不上心的,会亲切的,还有就是我感觉,though only my own feeling and never heard of others speaking of it, 英语的浊化音现象并不是只是辅音才有的现象,而是主要发生在元音领域。元音与发音系统的关系更大。你听他们讲没有辅音的那些单词如a, or, all(all有辅音的,这里可以忽略其因素),是不是感觉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from those having consonant?

所以,这是整个系统的特点。发浊音呢,I hope you feel your胸腔。声带我们不好感觉,但胸腔很好感觉。他们是在胸腔共鸣的。但注意,胸音与喉音有差别,发成喉音就不对了。

3.英语是一口气说完的。这里有一个呼吸的问题。这个跟唱歌也差不多,有时候听着中间结束了,但事实上呼吸还在进行。似乎他们的气息比我们的绵长,其实只是一个说话习惯的问题。我们在读英语和说英语时,要注意,不要一顿一顿地说,要长长的一口气说完。尽量这样做。也许刚开始会累得脸红脖子粗,但时间长点,就好了。

4.英语是有节奏感的,有韵律感的。

汉语当然也有,但是不同的。他们的一个原则就是弱读的不管多少,与重读的那个音节在时值上是一样的。听一些歌曲或诗歌,感觉会更明显。

5.英语讲究轻音重音。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如中国可以通过声调来区别词义,如买与卖就是,如受与授;而英语也是,如record(名)和record(动)。汉语有声调,而且我们是一字一音。但英语不一样,他们是几个音一个词,而且又没有四呼,如果高低都一样的话,那听来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平平塌塌,不听也罢。呵呵。

但正如我跟你们说过的一样,轻音重音这个东西,也是要活用起来的。它不是说一成不变,教科书或词典标了一个重音,你们就以为变不得。也不是。你们可以从我之前自己的学习经历中看到somebody, anybody是怎样在四个元音上都可以重读的。

不过,话虽这样说,作为一种普通的规范,我们还是应该在正常的重音上下最大的功夫。之后再考虑提高与理解的事。

同时,注意,重音不是只有词有重音,一句话中也有句重音。其实,也好理解,每句话都有个中心意思,这个意思的那个词就是句中重音,因为你要最强调它嘛。如I choose to marry Mary though mom forbides me.这句话,看来是“尽管妈妈反对,我还是要和玛丽小姐结婚”。但强调的是不同的,要看语气,来决定哪个词是中心。如可能有三四个选择,而我选她,那就强调Mary,但如果没有这些选择,母亲不反对交往,但作为儿媳她看不上眼,那就强调marry,或如果强调我个人的意思,那我就强调I或(和) choose,等等。

6.英语讲究快慢的。

我们讲中国话讲究快慢,英语也一样,而且更为重要。之前就说了,弱的读得快,重的读得慢。还有一个就是好理解的读得快,不好理解的读得慢,强调的读得慢,不强调的读得快。一个意思之间连着读读得快,等等。也是视情况而定。I spent a couple of days in learning a little bit more.这里a couple of days和a little bit more就都读得很快。

7.英语是讲究连读的。

其实如果自己不会连读,不懂连读,那么听力是很受影响的。我们自己读英语是也就没有了那个味道。呵呵。一般谁听过把couple of 分开来读的?piece of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连读不连读,也不是一个不能变化的东西,也是讲究看实际情况的。重读的一般不连读,强调的不连读,如I receive apples from her.在这儿,apples与前面的是不连读的。连读了的话,也没有人能听懂了。呵呵。你们自己研究一下,或看点书。

8.英语是讲究爆破的。

这个你们都知道了。我也就不多说了。但要注意。同时,注意分别I can和I can't,因为后者经常和后面的形成爆发,或即使没有爆破,但t这个音后面没有元音,也会很弱。这个时候经常会把能看成不能,把不能听成能。其实,无所谓,注意一下还是有感觉的,那个t怎么弱怎么消失,还是能听出一个弱弱的发这个音的动作,或能听到一个小小的停顿。自己体会一下吧。

9.不要给英语的辅音后面人为地加音。这个我课上说过,这里也就只是提醒一下。

先到这里。第二部分后面再说。累了.

2008年11月29日星期六

挤死你──关于"我的"

上一篇post谈到了东西太多,how to learn的问题。My suggestion is to classify things you need to learn.然后,I put up another question, as for the new words, how should we do?确实,新单词太多的话,实在很烦。嗯,it bothers me.

People suggest that we memorize, just memorize. So I choose“挤死你”,that is to say, “记死你”。我是说,记死单词,不是说要让大家把自己给“挤死”。呵呵。同样,关于“我的”,也就是about word.你也可以说应该说是"words",那我就改成“我之”吧,反应我之和我的,差不多。

vocabulary可以被classifed吗?可以啊。比如说:

一、我觉得记忆时,我们可以从词类上来分,比如说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数词等等。不同的词的使用频率和绝对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下的功夫也不一样。比如名词,这类词must是首批被人类ancestor给创造出来的。同样,英语的nouns和西方其他language不一样,它的变化不多。法语有性、数、格,德语有性、数、格,西班牙语有性、数、格。我们知道英语的人称代词有性、数、格,人称代词在本质上与名词是一样的,不过英语的代词在gender, number and case上,比其他语言少多了。你们学英语,应该feel much happier for you need not to 把自己累死。呵呵。因此,我们记得很多词都是名词,但名词的变化不多,其实要花的功夫也就不多了。那么介词和常用的副词,数量是最少的,你们也觉得最容易学。其实不是,因为个数few,又常用,so their meanings vary a lot.意思多了,就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哪个意思。所以这个介词和小副词方面,也得用点心。As for verbs, 因为有时、态、数、语气、式等等的分别,就要难一点。用的也多,所以会烦。数词无所谓了,是吧。形容词和类似形容词的副词,除了比较级的问题,也没有什么了。这样分分类,就知道花的功夫是不一样的,注意的也就不一样了。采取的方法也就有差别。不过,好在虽然动词烦,大多数还是规则的,那些不规则的,其实也是规则的,只是你们不知道怎么找而已。

二、我们还可以从使用频率来分。这样就分出了常用词和不常用的词,也可以叫小词和大词。You might always blame that有些词太长了,不好记。是的,pronunciation与phonetics比sound要长一点,难记,不知道怎么写。但你们要知道前两个可是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发音和发音学的问题,而sound这个词意思好多个。从这一角度来说,哪个难学?所以,我希望你们加强对基本词汇,那些你们以为自己稳拿稳准的词的学习。就是名词和动词中那些司空见惯的词,当然还有介词和由介词转化过来的副词。如动词的have, be, let, make, take, set, get, go, come, put, 这些是最简单,你们都记住觉得很熟的,可是就是不以为他们难。那么你们想吧,那些所谓的动词短语中,这些词出现了多少次?事实上,是你们这些词还没有学好。介词(副词)中的in, to, of, up, off, at, on, with意思太多,就比from, against, toward, across, about, through等要难学,因为后面的要更为单纯一点。何况以前的英国人,喜欢多用一点介词(副词)。他们不说rush!rush!,而说up and at them.(冲啊,杀啊)。对不对啊?他们不说rest for a while, stand at ease,而说at ease.当然,这些都是军令,讲究个快字。不过,英语确实喜欢用介词+名词形式代替动宾短语的。因此,从学习的角度来说,难的是小词不是大词,大词只有比较单纯的意思,记住拼写就行了。

三、从来源上来说,有固有词和外来词。英语的外来词很多,这不奇怪。你们也早known了。而且一般不影响我们的学习。但有一点提示,就是第一如果有些拼写太怪了,不符合一般英语的规则,那这个是外来语,你就硬记住就可以。如Wednesday,如memoir,如Ginkgo;第二就是有些外来词会保留自己的语法,一般也就是在名词的复数上了,如datum(data),如abacus(abaci), Bacterium(Bacteria),这是因为他们来自拉丁语,到了英语中还是遵守拉丁语的规则。但这些不太多,知道就好。理解为原则。

四、从词源上来说,他们也可以分类的。当然,这个类就多了。少一点我们可以说有日耳曼语系的来源,有希腊语的来源,有拉丁语的来源。这样讲,同上面看来也差不多。我这里只想说,他们在构成新词时,一般拉丁语来源的词根和词缀结合,希腊语的词根和希腊语来的词缀结合;这个明白就好,能研究一下就更好了。这样说来,分类也不多。但如果我们再细看,比如一般常拿来说事的duc,duct-这一个词根的一组词abduct, induce, deduce, conduction, production, product,等等,这种组就多了。你们看到的单词词根记忆法上的那么多的词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cid, cis-, man-, dict-, log-, loc-, curs-, cyc-, lect-, opt-, 随便就能举一大堆。

五、你们会说,你鼓励我们建议我们学词根,这么多词根,那不又是新的一堆了吗?呵呵,你们要这么说,我也没有办法。不过,聪明的人也会发现,这些词根其实还是可以再归类的。比如duce, duct这两个可以合起来;比如ag, agri, act, fact这些可以合起来;因为他们之所以有了这些区别,是因为他们是拉丁语来源的,拉丁语本身也是要变化的,一个词在拉丁语里变得多了,到英语里自然也就有了很多的形式;再如con-这个前缀,其实就是co-,但我们也能发现com-这个其实是根据他后面跟哪个音变的。

六、说到底,英语是一种表音(记音)文字,因此英语受发音的影响很大。可以并到一起的词根,其实本来就是一个祖先。如cid, cis-这两个词根其实是一个词根。d,s两个音,本来是同源的,在发音部位上也接近。如decide这个动词的名词就是decision,就是这个原因。再如act-与ag-,我们也知道c,g两个音只是清与浊的区别,因此也是同源的。这个原则不但在英语是这样,在汉语中也是这样。如汉语中有“不”“否”“弗”,其实是同源的,因为b和f这两个音相同的发音部位。看“否”,上为“不”下为“口”,不发“bu”却发“fou”;韩语中没有“f”的音,汉语有f的词进入韩语全变成了“b”,如张飞就成了“zangbi”;广东人叫“八”叫“发”;英语knife的复数是knives,可见虽然语言都不一样,但全世界的人的发音器官没有太多区别,发音部位相同或接近的,在意思上也倾向于一样。从声音的角度可以去给词根来归类。当然,你们可能会觉得高深,不实用。其实不尽然。

好了,咱们不说归类了。换点东西来说。

我觉得,记单词最好注意以下几方面:

1.依据声音(发音)来记单词。这个课堂上讲过,这里略一点。比如pronounce和pronunciation,不好记,明明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的一对儿词,可是偏偏一个是noun,一个是nun。这个我就不说在英语中ou与u经常有这种互换的现象了(如course与curs,endeavour和endeavor,前者是两个不同的词根[其实是相同的,呵呵],后者是英语和美语的不同拼写);我们说如果记住了他们不同的发音,在拼写上我们就不会出问题了。

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你要懂得哪些字母组合一般发哪些音。这个是个基本功,是个基础的工作。但可以像“语感”那样的去练,就是你多记了单词,就知道了这个规则,虽然也是“感觉”上的。当然,最好的做法是找一本书学学,或者自己总结总结。推荐自己总结的方法,因为这样一般效果好些。

2.通过理解来记忆。

这就是我前面说过,学词根的好处。因为词根其实就是中文的“部首”,懂一点词根知识,就相当于掌握形声字。如paternal,如果你知道pater是拉丁语的父亲,那就知道paternal是父系的意思了。当然,如果你知道t与th,p与f的对应关系,你其实就已经知道pater就是father了。这个例子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举过。那不算,我们再进一步。如果你知道pater是父亲,mater是母亲,那么patrimony就是财产,遗产,而matrimony就是婚姻。这个就需要理解了,因为我们是继承父亲遗产的,这社会(古代也是)是男性或父系社会,父亲就是给我们钱的;父亲还是保护者(patron),爱国者(patriot);而母亲则是女人,她就不管这些大事,她管结婚(matrimony),她是夫人(matron),甚至matrix就是子宫,是母体,是发源地。这不很清楚吗?遇见了dictionary,我们看看他的词根是dict是言语、说话,那么predict是“有言在先”,那不就是预言吗?

通过理解学习,还有关于词组的学习。词组的每个词我们都认识,那么就不学单个词还得记词根了。如catch up,那不就是赶上吗?catch是抓,up是上(也经常指与人家水平一致,因此常指弥补之类),不是赶上是什么?有些,我们可以给加点东西,如come to,这个不好理解,为什么他会指苏醒呢?其实我们可以说他省了一个oneself,如果come to (oneself),这样可能不能理解?英语的反身代词常有这种奇妙的用法,如果lose oneself就是找不着自己了,晕了,昏了头了,那come to oneself不是找着了吗?不就清醒了吗?这个我们将来可能还要在说;我的意思是,这样分析,理解之后,发现要死记的东西,其实很少。

3.当然,我们还有其他问题。不是每一个词都能找到有许多类的词根,也不是每一个短语都可以这样分析。虽然理论上每一个词(短语)都可以解释,但如果该解释只能解释它一个词,那就不上算了。是吧。

但学习与记忆这种东西,其实是一个挂钩子的问题。就是建立联系的问题。就是把新的不认识的东西转化为自己认识的东西。比如说,我不认识你孤城一叶,但我认识叶孤城。这样想想,哦,你怎么敢与我的偶像同名?因此,我注意你就会比注意别人多些?有个同学我多看了好几眼,那是因为他与我认识的一个哥们好像好像。所以,有些词我在记时,可以把它与其他已经认识的词结合起来。如oft我们与often结合起来,其实oft就是often的古语。如我把two, twelve, twelfth, twenty,twin,twice结合起来记(我初中时会的哦!),那是他们都有two。我记西班牙语的二duo好记是因为我知道d和t是发音部位一样的,我一转化,他就成了英语的二了。法语的tres好记,是因为把t变成th,这个词就成了thres,跟三three就一样了。我记嘴唇的labial是因为嘴唇是lip,p与b是发音部位一样的音。简单吧。

当然,不一定非要与词源上一定符合。到现在我都不知道at ease的ease与easy有没有词源上的关系,因为我没查证。但我就是这么记的。你也可以说arose(起来arise的过去式)就是一朵玫瑰在盛开,或盛开过。没有关系。虽然事实上ros与ris确实在发音上有联系。murmur我们就干脆想成“默默”也没错吧,因为声音小咕咕哝哝的,就当没听见当他是个哑巴也好。反正我们只要记住就行啊。

4.当然,联系是一个基本的法门。对于记忆来说,还有一个法门,就是奇特,新鲜,好玩。这样的东西我们都记得快。

我可以谐音。比如我记obscene,我就翻译成“我不信”,那意思是淫荡,我就说你说她淫荡,我不信啊。这不就记住了?比如说,haunt,我们不妨说成“晃荡”,经常出没,还不是晃荡吗?

我可以与你们联系。比如说我有个同学,女的叫Gao Yingfang;我们有另外一个同学问我go in for的意思,我就说咱们同学不是叫这个吗?她是从事什么的?这就让她记住了。虽然我自己记忆的时候是分析与理解记的。呵呵。

这个越怪越好记,你们尽可以怪。有些怪的我就不好意思出口了,你们自己耍宝,我想不用我教的。

只是要记得,这样是辅助我们记忆,我们记的单词不能是这个音,而是正确的读音,否则拼写时会出问题。

5.一般说来,每篇课文的词汇也不多。你们的课本多是多,但加起来也不太多吧。我们当年的课本有五十多个生词,我也能一般在一堂课上自己读时(一般几分钟吧)就很快记住了。关键是,不同的词有不同的法门。不能全用同样的方法。规则与基本原则是一样的。通过化归、分类、理解,再加上新奇、好玩,这样要真正下功夫记得就没几个了。

我讲的名词下功夫少点,动词下功夫多点,是从写例句,应用的角度来说的。不能忘记这一前提。

6.记忆这东西,也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原来记的越多,就证明你的熟词或说钩子越多。如果原来一个也不认识,那是辛苦一点。

7.不要太死扣牛角尖,记住从声音入手,有很多意义。不光是拼写的准确上,还有词源意义上,还有语法意义上,还有口语的角度。如果你告诉我history如果读成[histeri](我不会打那个倒写的e在电脑上)是错的,也由得你,其实那个读法也是正确的。如果你说situation只能有一个读法,也由得你,因为你不知道tu这两个字母在语言的使用中会有变化。当然neither在英语和美语中发音是不一样的,读那个都对,但从中我们可以知道ei这个组合可以有两个发音。等等。不扣牛角尖是要活学和学活,但活学和学活也要知道其背后的道理。

8.记忆只是记忆,记住就要用。如果不用,记得也会忘掉。我已经忘掉很多了。

9.记忆要记词的基本义,由基本义再到引申义。

10.我好像还要说什么,但忘了,想起来再说吧。
附给你们一个我们学过的第五单元的生词表:

────────生词表关于Valentine────────
  1. valentine,瓦伦丁,我就记这三个汉字,因为是音译。当然,这个词不用硬记。
  2. straighten,我记straight,因为+en就是把形容词变成动词,所以说这个词只要理解,不要记。
  3. make one's way,我不记,因为是该人自己选择(make)自己的路,自然就是他走路了。
  4. grand,我记得他是大的意思,大的就宏伟壮丽,当然,我记大的那个意思是与grandpa结合起来记的,因为比爸爸大,自然是爷爷。当然,南方人要小心,因为发成gland就成了性腺体的意思了。
  5. absorb,我拆成了ab+sorb,ab是去,sorb是吸,吸走,就是吸收啊。当然也可以说是我不难过“我不sob”,但这样我就要知道这个sob其实是sorb
  6. margin,麻巾作的页白。当然也可以说是“在里面做标注”,mark in,但要知道不要混淆。
  7. handwriting,你们也不会记这个吧。
  8. reflect,re+flect,re是重,又,返回,再次,flect是折,reflect就是折射反应反射反映显示。还有flexible是同源的,你们听x与ct,听来差不多。
  9. thoughtful,你们也不记的。
  10. insight,内部的视内,或向内看,就是洞察力。
  11. previous,我记pre,因为我学过。
  12. owner,因为我知道own是拥有。当然也是自己。
  13. locate,我知道loc指处所。不过我也可能会记“老看它,老开它,挪开它”等。
  14. correspond,我记cor+respond,互相回复反应,就是通信。
  15. overseas,在水一方,就是在海外。记得从这里学会over的一个用法。
  16. fertile,我知道fertilizer是化肥,不过可能是先学的fertile,也没关系,氟肽昂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但似乎都是化学性的。其实很简单,记住发音也就ok了。
  17. romance,这个是浪漫啊,不记。
  18. bud,不用记吧。或者bed,是温床,然后移(e)掉,加油(u)?
  19. haunt,前面说过了。当然也可以说hunt,是猎取。怕怕。
  20. take a chance (on sth.),这个我上课说过了,我不记。用on这一点,如果你们看过许孟雄的说法,知道on表示正好遇到的意思,就知道也有碰巧的意思了。
  21. disgust,gust似乎与味道有关。就是味觉,当然gustation是品尝,如果前面加上dis就正好相反,厌恶死了。
  22. schedule,太熟反而忘了怎么记的了。不过,似乎与前三个字母有关,我是与school联系起来记的。
  23. lapel,坦白说,我也是第一次见,我这样记label是标签,这个翻领也看成是标签吧。反正也长得差不多了。
  24. sustain,我这样记sus(sub)+tain,是在下面支撑住,就是支持。
  25. slim,记女人的东西还难吗?当然,我原来是与slender一起记的。还有,sl-常指一些轻巧、轻快、狡猾、迅速的东西。如sly。
  26. blonde,波浪的金发,呀,不正是golden curls吗?
  27. curl,我的梦中女朗,是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烫发(渴望)。其实,curl从这个字形也觉得是卷卷的,字母r常有这种意思,但怎么个样子,我也忘了。
  28. delicate,德里做的蛋糕很精美。不过我自己不是这么记的。你们也可以想自己的办法。
  29. chin,这个忘了。与pin倒都是尖尖的。
  30. provocative,这个我说过了。就是勾引人的情欲嘛。
  31. curve,我们有了curl是卷的了,这个也不是弯的吗?
  32. go sb.'s way,如果不是自己的路,走人家的,那不是朝人家走去吗?
  33. sailor,我们有sail这个词啊。当然有一首英文歌叫Sailing,很好听。
  34. murmur,不说了。
  35. gray,与gay联系起来怎么样?
  36. tuck,与suck很像,前者是塞进,后者是吸进,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不过我自己好像与truck合起来记住。
  37. more than a little, 不是一丁点儿,那自然是很多了。
  38. overweight,不记。字面就说了超重。
  39. ankle,与叔叔很像啊(uncle),当然也与and,与ink都有那么一点像。
  40. thrust,就只记那个形象的挤啊挤的动作了。当然thr也有这种味道。
  41. heel,与heed一起记的,为什么这样却忘了。不过,也可以说是一座小山hill,或叫是一条僵死的鳗鱼。
  42. split,听声音吧,就是撕裂的声音。
  43. keen,好像是与king还是什么一起记的。忘了,因为太小,字母太少,就没留心。
  44. longing,与long for合记的。
  45. companion,与company合记的。当然,你可以说pan就是伴。做伴(共做伴),就是陪伴。
  46. uphold,我说过了课上,不记。
  47. sensible,有sense,所以不记。
  48. glow,凡与gl有关的多与光亮有关。
  49. hesitate,“还是忐忑”。
  50. grip,说了r有挤的味道嘛。
  51. leather,忘了怎么记的了,可能当时对这个词很有感觉。不过,这是兽皮做的吗?鸟皮呢?就是feather啊。
  52. identify,你知道id是什么意思吗?每天上网?当然id card是身份证。
  53. grateful,我好像与great合记的?不知道了。其实congratulation与这个词也蛮像,意思也接近,可能是同源。
  54. be grateful to (sb.) for (sth.),其实我很不喜欢这种sb.和sth.的东西,其实都是哄人多记东西的。只要知道一些道理就清楚的事啊。to是针对,对于,for是为某事,这样就清楚了。知道thank you for what you've done,知道thank与grateful是同义,就不要记什么grateful for了。当然,我们也就知道Sorry to you和sorry for you的区别了。一个是对,一个是为,一个是“反对”,一个是“支持”。所以一个是对你不好我很抱歉,我不是人我对不起你;另一个是你好可怜我很同情你,我为了你难过而自己也难过,我难过是为了你,我自己才不难过。呵呵。
  55. salute,据说德语再见是“杀驴的”,就是这个英语词嘛,英语和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我们此致敬礼,不是也表示要再见了吗?
  56. lieutenant,信不信我的话?这个肯定不是英语固有语。我给你们查一下。还真的不是,是一个法语词。因为觉得发音规则与英语不太像。呵呵。我忘了自己怎么记的了,似乎学的那课中有个很感人的故事,那个lieutenant人太好,我就给记住了。当然,这里有个tenant也是一个词,前面的想想办法。(其实lieu也是一个词)
  57. broaden,不记。
  58. wisdom,似乎太简单了。wise+dom
  59. response,我们刚有了correspond,说了d和s是发音有关系的音。
  60. in response to,算了,别记了,但要理解。我是说别死记了。
  61. attractive,tract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词根。我是用词根记住的。
不过看了看,原来有六十多个。也不少了。难怪你们觉得难。因为这只是本单元一篇课文,你们还有其他书。不过不难得,相信我。好吧。

转贴:语出惊人:英语是“学”不出来的

 我的做法还是不予置评。)
语出惊人:英语是“学”不出来的(图)。

英语是“说”出来的

  卡通电影《功夫熊猫》里有这么一段: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来咱家面馆吃面?儿子熊猫疑惑地看着鸭爸爸。鸭爸爸得意地说:做出最好吃面条有秘笈,影片最后揭开了答案——其实,秘笈就是空白,并没有什么秘笈,用的所有原料也都是普通的。
  这个典故,被参加经典学堂一周年“名师面对面”活动的老师们用来说明怎样学好英语也很恰当。要做到很好,别去寻找什么藏在箱子底的秘笈,只要用心去做,坚持去做,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在此提醒读者,本报滚动新闻对活动现场进行全程实录,您可以登录点击查看视频,并把相关意见和建议留给我们。
  ★关键词:兴趣
  话题:我们常说学好英语,兴趣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呢?除了课上,家长还能做点什么?
  ●家长要把“盲点”变成“资源”
  卢晓霞:很多家长想帮孩子学英语,但自己又不懂。其实,家长不懂英语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孩子每天回家后,可以让他把当天学的单词和句子“教”给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学英语。一来,孩子和父母间沟通多了;二来,孩子被这种成就感和荣誉感吊着“胃口”,会很自然地每天把所学单词、句型巩固一遍。
  周海霞:虽然老师一再要求,孩子在课堂上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但课堂上的时间和资源毕竟有限,课堂发言也不可能覆盖到每个人。所以我鼓励孩子在课外挖掘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喜欢动画的,多看动画片;喜欢听歌的,多听英文歌曲。英语就是一门工具,通过它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局限在课本和课堂上。
  顾群辉:我一直鼓励学生要学Crazy English(疯狂英语)。胆子要大,脸皮要厚,要敢开口说,不停地说。学校里和同学说,在家和家长说,即使没有人也要自言自语地说。我教过的学生里,有一个智商偏低的学生,其他科目都学不好,但英语却说得很“溜”,因为他逢人开口就说:“Good morning”(早上好),“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我分析过,要说英语与其他科目有什么不同之处,我感觉——英语是“说”会的,而不是学会的。
  ★关键词:记单词
  话题: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苦恼记单词。单词在学英语过程中是否真的那么重要?有没有好的方法记单词?
  ●单词编成顺口溜很实用
  寿筱霞:记单词虽不是最重要的,但少了它英语绝对学不好。记单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图片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都还挺有效。我觉得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单词发音规律记。
  顾群辉:初中教学和小学侧重点不同。中学里单词非常重要,考试中的很多词语题就是在考单词量,单词不认识根本无从下手。我经常告诉学生,假如英语是一座大楼,单词就是砖和瓦,光有梁没有砖瓦,造不出大楼。单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到了中学后,教材词语量特别大,而且开始有长单词,长的单词有十几个字母,光靠读音记可能力不从心。
  我主张用“联想法”。例如,hippo(河马)这个单词,可以编成顺口溜:嗨(hi),河马的屁屁(pp)是圆(o)的。那么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记单词,老师这一环很重要,如果老师能提供好的记单词技巧,学生就轻松了。
  主持人:顾老师的联想法很好,让我想起自己读初中时流行的用中文标读音方法,例如,dog(狗)标成“道哥”,好像现在也有学生这么做,那么这种方法好不好?
  (现场一男生):我学过一个词组,就是how funny(很滑稽),我们都这样标:好烦腻。
  顾群辉:孩子学音标前,这是普遍现象,把what(什么)标成“瓦特”,把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标成“耐死吐泥鳅”。但用汉语标读音不可取,会误导发音,以后想纠正都难。
  卢晓霞:顾老师的方法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是由谐音来引发联想,并不是用汉语模拟读音。
  周海霞:记单词、学英语,方法、态度很重要。如果能把单词通过视觉或听觉等方式表达出来,学习效果必定会更好,像hippo(河马),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单词变得有颜色,有声音,那学生肯定一下就能记住。
  还有一点就是坚持,方法再好也来不得半点偷懒。学英语是一门苦功,只有不断模仿,不断地说,才能学好。当别人对你“刮目相看”时,你就会很有成就感了。
  ★关键词:语法
  话题:英语中单词、语法都很重要,对语法,老师们怎么看?
  ●语法多运用一定会掌握
  顾群辉:这要讲年龄段。小学时,语法可能没那么重要,会听、说就行。如果就是为了交流,可以抛开语法,不会有太大影响。我有一次到马来西亚,我发现那里的服务员英语说得很流利,他们不会拼写,发音也不准,但他们能用来交流。但在中学,语法是必考项目,不学不行。
  语法讲究语感,假如每个老师都按书上那样教,肯定要把学生教“死”了。书上的语法太复杂,我主张在教学中把语法化繁为简。比如,我给学生讲定语从句时,会分成四步:找词-代词-整队-插队。黑板上一画,清清楚楚,没有学生会错。当然定语从句还有其他特殊用法,但基本概念是不会错的。老师们要把语法精炼,而不是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技巧。
  周海霞:英语不像理科科目,如果思维没有发散,题目就做不出来。英语内容虽多,但都不难,只要你认真学了、记了、背了,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如果要学得很棒,说得很“溜”也不容易,想上升到高层次,语法必不可少。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个过程轻松些,快乐些。
  另外,可以把常用语法放到一些经典、实用的句型中。学生背熟了句子,语法也潜移默化印在脑海里了。“新概念”教材中的课文也强调在经典句型中渗透语法,培养语法意识。
  卢晓霞:小学阶段虽然重视口语,不强调语法,但并非指英语单词间是孤立的。学生在表达时都以正确语法形式呈现,但他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时态、语态,他只知道我在这个情景下要用这种形式。这说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法概念,但还不够系统。
  ★关键词:发音
  话题:很多学生口语说得很溜,但一到考试就不会。这种现象的问题在哪?请老师们给出建议。
  ●记单词必须多管齐下
  周海霞:学生口语好,可能在于他的发音准,同时敢说。但他的语法和句型也许掌握得并不牢固,否则做题时应该不会觉得太难。也可能是单词原因,他会说这个单词发音,但不会拼写。
  顾群辉:我也发现,很多学生背得很溜,甚至一个字母不差,但他不会写。为此我特别制订一套方案——初一学生,要求把课文背熟;初二学生,不光会背,还要会默写。我带的初三学生很长课文都能默写,这个方法非常好,因为他默写时把以前学过的单词都过了一遍,不光掌握了新知识,也温习了旧知识。
  寿筱霞:这个情况在小学里更严重一点,很多孩子说得好,但写不好。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说六个字:眼到、口到、心到——听说读写“多管齐下”。
  ★关键词:阅读,作文
  话题: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和阅读题,很多学生都觉得难,失分率高。做这类题有没有技巧?写好英语作文有没有好的建议?
  ●写作和阅读要日久见真功
  周海霞:这类题目与基础题的侧重点不同。基础题以语法为主,这类题侧重考查综合能力,往往写作、阅读、完形填空才是真正体现英语实力的,主要考的是你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应对这种题,也有技巧,比如上下文推敲等。平时要多读多练,培养良好语感。
  顾群辉:按照教学大纲规定,除学校配套教材,学生还要达到课外15万字阅读量。如果你做多了,阅读能力自然就上去了。有时也可以使用策略,如英国人比较坦率,文章开门见山,中心句多在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只要做多了,发现规律了,有一定语感了。这样阅读题、完形填空题、写作都会得心应手。
  初一,我要求学生做“每日五句汉译英”,相对简单;过一个学期,有一定积累就开始写连贯短句;然后试着每周写一到两篇小短文。同时我还借鉴学语文的方法,让学生现场作文。写出来我就贴到教室墙上,让学生间相互批改,学生给他人挑错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关键词:初小衔接
  话题: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和阅读题,很多学生都觉得难,失分率高。做这类题有没有技巧?写好英语作文有没有好的建议?
  ●英语和汉语拼音会混淆吗?
  卢晓霞: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些父母英语本来很好,可以日常交流,那么孩子从小就沉浸在好的氛围中,自然长大了也不会惧怕英语。我个人觉得: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比较合适,但一定要系统化地学。
  学生是否会混淆英语和汉语拼音,取决于他学得用不用心,而不是时间上错不错开。三年级开始学字母,同样有混淆的。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深入,他们自然会把两者区分开。比如有的孩子父母分属两个国籍,从小生活在两种语言环境下,但孩子长大了同样能区分开两种语言。
  ●中小学英语会断层吗?
  卢晓霞:以前,常说初一打基础,初二见分晓,现在却是小学高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开始分化,进度相应提前。我教小学,第一次去初中听课,给我的印象很深。第一节听的是初一英语课,内容和小学三年级差不多;第二节听的是初三的课,难度迅速增加,层次上升很快。
  和初中老师交流我们得知,学生刚进初中水平参差不齐,各自优势方向也不同,老师只有照顾比较偏后的,把起点放低一些,很多时候是从零开始教。但毕竟中学有相应的教学要求,学校必须参照中考教学大纲安排进度,难免教起来会比小学“快”很多。
  ●对于小学英语,中学老师怎么看?
  顾群辉:有老师说,小学学英语好,到初中口语更“溜”;也有人说,干脆什么都别教,一张白纸更好“画画”。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我们都要从零开始,连26个字母都要重新学过,但同时初中教学跳跃快,深化快,对学生的要求相应高了。
  我经常去小学听课,发现小学英语教学最大问题在体制上。小学升初中不考英语,所以相对于中学英语,小学里往往没有形成相应考试体系,标准也降低很多。有一回我去小学听课,发现有个英语老师同时教6个班,课时排得太紧,根本没空关心学生。我觉得:既然小学开英语课,就要开得规范到位。 

2008年11月28日星期五

致一个学生

学生也是有个名字的,但抱歉,我不鼓励你们用真名,因此不知道这个student's name. Sorry.

He worries about two things, 1)too many textbooks trouble him, and maybe trouble other students; 2) 蒙题(他说是胡题,我理解为蒙题,不知对否?)的话题量太大了,也没个知识点,那该怎么办?My answer is

there are no简单的答案,因此有些事我会再继续爬格子(不过现在we type).But I still try to say something.
1.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鼓励人多读。不过多读,类似于泛读。精读的东西,我则主张越少越好。比如,我相信学培根一篇文章(如Of study),如果学好了,那获得的收获会好过去粗粗地看完培根论说文全集。我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的,自然。从较少的篇幅中尽可能地吸收营养,那么相辅相成的多读(泛读),则成为一种印证自己所学与补充小篇幅精读不足的手段。因为你在短文中学到的是否对,自己不能肯定,需要印证。而且,文章短,语言现象就不能涵盖全面,需要扩展。

同时在多读(泛读)中,语言则退位,让步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与美的欣赏。语言学习与欣赏语言不是没有关系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我们不妨在多读时暂时忽视前者,也就是下意识地让它成为我们欣赏的基础。呵呵。那么,我们需要的就是感情的投入与准备好随时共鸣。对于英语阅读时不能理解的现象,鼓励你们到汉语中寻找相似的例子,从汉语中找规律然后迁移到英语中去。汉语的排比多了使我们情绪越来越高,或越来越激昂,或越来越悲伤,英语也是一样的。其他的情况也类似。如强调时喜欢倒装结构。英语如此,汉语也是如此。“哇!太漂亮了,你看那花,真是太漂亮了。”我们不说那花太漂亮了。是吧?英语也是Wow, so beautiful! How beautiful the flower is!你催帐时也说“两百,快,你还欠我两百”,你不说“你还欠我两百,快点还吧!”。当然你说,我也像后面那样说啊。呵呵,我们讲过嘛,一切看情况而定。前者是你说了后面一句他还不给你钱,几次都不给,你们要吵架了时说的。

不过问题是你们问我书太多了怎么办?If I were you, 我还是都学。因为学习不是要事无巨细不论黑白全学的,课文是多,但是这也说明了其中我们不用学的(从语言学习角度来讲)也多。是不是?我们要记忆和练习的,是我们还不会的。我们会的嘛……怪了,你傻啊!会了还学什么学?呵呵。

有的同学might worry that他基础太差,有的人不用学这些也都会了,可是对他来说那是句句都不会啊。这个问题也是个假问题,不必当真的。因为我们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几本书,就是再加几本书,能有多少语言现象?归纳、整理、简化、合并之后,还有多少?厚书不是变成薄书了吗?

And这种说法,把我们带到了这个friend的另一个问题去了。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2.蒙题的话量太大了。

那的确是,如果你蒙题,再少的题也觉得大。我讲过一个例子in my own memoir(you might have read it),有一次我考试遇到的四个选项只认识一个词。那我蒙不蒙,三个选项我不认识,那个量不小啊!所以我不同意不喜欢人蒙题。那跟抓阄和打赌碰运气,are exactly the same.

也许有人会讲语感,说有语感了,我就能做对了。但你别问我为什么我会那样做,那是语感,我会,可是我说不出原因。孩子们,不要迷信语感。所以拿到你们的教材看到中间出了语感训练部分,我的心堵的慌。除了里面的记忆与背诵和朗读外,那些诗与笑话,能说是训练语感吗?笑话是取乐的,当然因为让你乐你就也容易记住不容易忘掉。但诗歌虽然美,可是限于其特殊的语体,古语、方言、语法的古奥或临时扭曲(这个词在这里不是恶意)都会出现,背了这些之后,不从欣赏的角度和理解的角度来说,对语感有什么帮助?

如果你说多读对语感有帮助,我承认。我不否认有所谓的语感。我所理解的语感是用的多了,就掌握了某些习惯的说法。如我们方言讲“I don't know”时会说“知不道”,与普通话不一样。你问我为什么,我说不上原因来,只能大概地讲可能是什么原因。但这看来是语感,其实专门研究的人会告诉你这种汉语流变的过程,它是有原因的。另外,如果你问我看到梧桐树会想到什么,我会说我想到的是雨,是秋风和萧索的天气,是某个古人的小窗,是怀人的眼神与长叹,这我想也可以看成是语感。但这些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人作品给我心中带来留下的印迹。外国人看到龙会觉得邪恶,我们看到白衣服会想到死人,虽然现在也用在结婚时了。这些是语言给我的感觉。但我不怎么同意语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在我看来,语感也是蒙。或者,是其实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言现象之后,但欠缺一点分析或语言知识的结果。

话是扯太远了。我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之前说的“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也是上一个问题就谈到的整理、归纳、总结、分类、化归、简化。我喜欢做这样的老师,不是教你们what to do(不单单是教what to do,因为虽然我希望你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但有些人不肯,因此我就只能按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说,你们这样做好不好?!),而是更重要的how to do和why to do。我喜欢的话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也包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知其所以然”之后,你们的知识就是一串串的,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一串串的自然比一个个的在数量上要少,而且还能自己创造。别的老师(中学你们就学过,你们的中学老师)可能会告诉你们forget to do与forget doing,remember to do与remember doing,stop to do与stop doing等是几个不同的知识点,like to do与like doing,go to do与go doing也是不同的知识点,而且前者与后者的差别更大,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东西,你们慢慢背吧,语言学习就是一个记忆的东西,你不下苦功怎么能学好呢?

老师说的没错,就像昨天Jiangsheng说的,要“天降大任”了。“苦”的确可以锻炼你们的毅力,但苦了三年,我不知道你们的毅力练得怎么样了。而我总觉得,我们需要毅力,但能“开心”地做,何必苦巴巴地过日子?

因此,我只会告诉你们,这里没有语言点。如果有的话,你们记住不定式与动名词的概念上的区别。再细一点,你们注意“to”这个词。它是有不同的功能,如作介词,作不定式的形式(也就是说没有意义了),作将来式的形式(也是没有意义了)。但在我看来,这些不同的功能其实根源只有一个,就是它的本义,作为介词的那个表示运动状态(或趋势)的“由此及彼”。

首先,由此及彼,表示的是它有一个具体的对象。所以like to do后面的宾语应该是具体的,go to do的对象也是具体的。你说我喜欢画画时,应该说I like drawing,而不应该说I like to draw.如果你说I'll go shopping,也就是说你这人就是喜欢购物和败家,如果你要去买一本书,千万不要用这个短语(如果你说它是短语的话)。

其次,由此及彼也表示在动作上,此在前彼在后,彼就是将来的或后来的动作。也就是说它可以表示将来时态。因此才会有forget to do指忘记要做的事,remember to do指记得要做的事,stop to do指停下来做另一件事。这样理解了之后,你们还会说不明白stop to do与stop doing的区别吗?如果你非要说Please stop to beat me,呵呵,我也没有办法,是你自己要我揍你的(还是千请万请的让我揍你,不是欠扁是什么?),谁让你不说Stop beating me.

这里,我只是举一个小例子。当然,这个发现和做法是完全独创。能创出来,是因为我喜欢思考和总结,如果你们也能思考和总结的话,还有什么难事啊?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种鸟语吗?中国话那么难,咱不也学得呱呱滴?

但是,这两个问题确实还引出来另一个问题,那个问题我会再细细地讲。也就是书多了,生词不就也多了吗?生词也归类吗?怎么归?坦白说,有些问题不要光想着问我,问我是好事,但是自己也动动脑筋!呵呵。动过脑筋的先生女士们,你们等等看我的说法,或看看我之前的文章,看看在动脑筋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交流一下意见。今天先这样,不知不觉,又啰嗦了许多字。其实字写多了不好,让你们来是想让你们看我写字的,可是我写多了,你们自然就不来了,会吗?

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转贴:五步法记住单词永不忘

(声明:我只是转贴,不发表个人意见。)

五步法记住单词永不忘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大多数字母和字母组合都有一定的发音规律。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拼写和读音之间的联系www.go7d.com* `9 ?- m' l( ]

1 记准每个单词
www.go7d.com' D" v1 ^: }% i. C$ B
要想快速、准确并且大量的记单词,正确发音是一个重要途径。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学习过程中感官参与的越多,识记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学习单词时既要看形,也要读音;既要动手去写,又要动口去念,使多种感官参加记忆,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息,这样可以在头脑中对同一个词形成多种暂时神经联系,日后即使有某一联系中断了,也可以其他联系为线索,把这个词回忆起来。教育|学习|交流|外语|韩语|日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会计|UC|生活1 M' ?9 S! c# F, G
& `/ m8 W* i% S2 H
掌握记忆步骤
教育|学习|交流|外语|韩语|日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会计|UC|生活" r4 W5 u% {' x  [8 C& i
课堂上许多学生看到单词表中的生词,首先进行的是拼写,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把涉及的单词都记下来。即使记下来了,由于对单词的读音和汉语意思注意不够,当老师说到这个单词时也反映不出是哪个单词;而当他们看到那个单词时,又不知道其汉语意思,这样影响了听课和理解课文,而且,时间稍微一久就会很快忘记这些单词。www.go7d.com$ \* b! V: {+ ?" [1 J& n
教育|学习|交流|外语|韩语|日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会计|UC|生活" V1 y) a, N" G0 X; P& l1 M; s. g  x$ ~
做事情讲求提纲携领。学单词也要先抓主要矛盾。首先要对照音标读准单词,直到离开音标也能准确流利地读出来。接下来是看着单词记他们的汉语意思。单词的汉语意思记下来以后再进行第三步——看着汉语说出相对应的英语单词。以上这三个步骤做好后,即使不会拼写也不会影响听课和理解。如果课堂上还有时间的话,可以进行第四步一一拼写单词。经过前三个过程,我们已经对这个生单词“照过很多面”,不会对他的拼写很生疏,再加上一些发音知识,就会比较省力地记下单词的拼写。以UC聊天室为基础,论坛为扩展的交流方式,为大家提供网上交流学习的空间.: m; u, \& X/ A" V0 `" b2 c

3 联系上下文记单词

记下一个单词的发音、拼写、词义,并不一定真正掌握了这个词,因为英语中有许多词是一词多意、一词多性或一词多音等,要真正掌握或判断其词义、词性等,只有依据句子,联系上下文来完成。实战证明:联系上下文记单词,既可在句子中准确了解单词的读音、词义和用法,又能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来记单词,防止遗忘。
教育|学习|交流|外语|韩语|日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会计|UC|生活9 M1 L" W) `; n/ e. `& `4 ]
4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教育|学习|交流|外语|韩语|日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会计|UC|生活& K: ~  C* p3 }: V# m6 T8 q2 e: X

单词学得多了,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这是不可避免的。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及时而经常地复习。复习方法可多种多样,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下面分别谈几种:
www.go7d.com7 P9 S1 U5 {  ?# T% J  ~5 K4 y# m
4.1 归纳法教育,学习,交流,外语,韩语,日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财经,股票,UC,会计,生活9 ~) ~( D1 q- d
以UC聊天室为基础,论坛为扩展的交流方式,为大家提供网上交流学习的空间.) G0 k$ D" U1 o. d) e4 G
把同一词根的词类归结在一起。如 relate,relation,relationship,relative,relativity,relatively等。起点教育论坛-您的网上学习园地# O; G- Z! `+ x" ~9 L' M
以UC聊天室为基础,论坛为扩展的交流方式,为大家提供网上交流学习的空间.3 O1 M+ D# e+ |! i, n  d$ h
4.2 分类法www.go7d.com4 m7 }; [# s, Y+ P+ o2 w
起点教育论坛-您的网上学习园地8 n' O" m/ H3 V; s" V* F5 [* u1 n
按类的意义分别记忆。如lizard,snake,serpent,python,cobra,snail,rattle—snake,centipede,worm,spider等。以UC聊天室为基础,论坛为扩展的交流方式,为大家提供网上交流学习的空间.* |' K" M1 N; O  Z9 I/ E

4.3 对比法
www.go7d.com/ ~  b+ k( ^! e. h% d2 A
把反义词放在一起。如 heavy和light,thick和thin,buy和sell,near和far,high和low,short和long,forget和remember,wrong和right等。

4.4 辨识法教育,学习,交流,外语,韩语,日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财经,股票,UC,会计,生活! v' Q( w3 e' x8 s! r

把同义、近义词放在一起进行辨识。如many,much,a lot of;close,shut,turn off,switch off;have to,must;because,since, for等。以UC聊天室为基础,论坛为扩展的交流方式,为大家提供网上交流学习的空间.1 i+ q5 z( m% Y4 k4 U4 h7 M
9 ~  }2 C4 }( D3 X! d# q- x6 T
4.5 比较各词的音型上的异同,防止混淆www.go7d.com) ], D. O* A0 o0 R

如拼写上只有一个字母不同的词:light,fight,tight,right,night,might,sight;ball,bill,bell,boll,bull等,音同形异意不同的词:sun 和son;too和two等。
以UC聊天室为基础,论坛为扩展的交流方式,为大家提供网上交流学习的空间.  t! B) d- U6 P: ?' }" D
5善于发现错误的记忆方式

英语中总会遇到一些单词,似乎是记下来了,但有时别人一打扰,自己立即会疑虑起来,感到有点吃不准。如“烤鸭”是roast duck,还是 toast duck。遇到这种情况要勤查字典,字典是位知识渊博、百问不厌的老师。在字典上找到正确答案后,把她记在本子上,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找出能够纠正错误记忆的有效方法。记单词要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结合起来。记单词的方法很多,要在实践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途径,做到事半功倍。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警句(英汉对照版)



 
 

naermu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8-11-27 通过 中国教育人博客 作者:freewind31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警句(英汉对照版)

1.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
2.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或者:我无所事事地度过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奢望的明天。
3.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你不可能将今天拖到明天。
-------------------------------------------------------------------------------
5.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学习,缺的不是时间,而是毅力。
--------------------------------------------------------------------------------
7. Perhaps happiness does not arrange the position, but succeeds must arrange the position.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 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 also can make?
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都无法征服,你还能做什么呢?
--------------------------------------------------------------------------------
9.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请享受这无法回避的痛苦。
--------------------------------------------------------------------------------
10.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 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控制和毅力。
-------------------------------------------------------------------------------
12. The time is passing.
时光在流逝。
--------------------------------------------------------------------------------
13.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现在的口水,就是明天的泪水。
--------------------------------------------------------------------------------
14. The dog equally study, the gentleman equally plays.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 Today does not walk, will have to run tomorrow.
今天不去走,明天就要去跑。
--------------------------------------------------------------------------------
16. The investment future person will be, will be loyal to the reality person.
投资未来就是忠于现实。
--------------------------------------------------------------------------------
17. The education level represents the income.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
18. One day, 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
昔日不会重来。
--------------------------------------------------------------------------------
19. 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纵使是现在,对手也不曾停止过学习。
--------------------------------------------------------------------------------
20. Has not been difficult, then does not have attains
没有艰辛,哪来收获。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听力练习tips

we'll begin with our 听说course tomorrow morning. So, before doing that, I have something to share with you.

Firs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re not just 听说。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语言这东西,是一囫囵个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个整体。人为地割裂他们成为读、写、听、说其实不见得全是好事。If your reading vocabulary太小,or if your 发音 is 很bad, 那么,你们是听不好的。是不是?或者,如果你们在读课文时,没有办法第一遍就看懂,那么听的时候可能听懂吗?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那是因为你们读的时候可能也have problems.简单的东西如果能听懂,读起来却不那么快,because the speaker speaks by sense groups,也就是人家给你是一个意思一个意思说的,你能听出来人家怎么断句。你们自己在read时,反而不会断句。呵呵。

이,听力不是要让材料适应自己的耳朵,而是要让自己适应人家材料的耳朵。上一篇post中我说过这个问题。在听电影时,你们也许能感觉到,the faster the words, the quicklier you master.讲的快的反而好懂。那是因为缩短了你反应的时间。本质上,我们在听东西是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听的,如──
果我说你好──
不要脸,
what do you feel?我们讲相声不是常这样说吗?第一听来磕磕绊绊,第二不知道后面讲什么,有时候会笑死人的。但讲得快了,就反应的快了。其实中文和英语是一样的。不都是话吗?没什么大不了的。It's no big deal.

tres, 因此听快速英语是有道理的。我说了,慢速英语和快速英语几乎是两种语言。所以不要只听慢速英语,自以为是循序渐进,但其实学的反而用不上。呵呵。因为除了人家迁就你,你一般是听不到慢速英语的,当然,有时候人家一字一顿地跟你讲,你听到了慢速英语。不过,中国人一般一字一顿地讲话的时候,经常是在骂人的。English, almost the same.

I am not saying you can only listen to stardard English, 我只是说,不要只听慢速英语。

fourth, 听说和读写确实没有太多的界限。不要以为我上读写课你们不能练听力,而听力比读写更重要。其实无所谓哪个方面比哪个方面更重要。你嘴小一点就好看了?但如果鼻子大,嘴小会更难看,所以我们要求的是整体的进步。是这个道理吧?我们上课时,你们可以听其他同学、老师、磁带等等的发音。千万不要放弃,以为听不懂就算了。因为you give up trying, you give up yourself.

Now, 我再给你们正式的一些注意的方面。

  1. 听力不是只在听力课上才能练。老师给你们做的,不应该只有放几遍录音的问题。因为你们自己也能够做这些。如果是这样的话,听力课有没有也无所谓。
  2. 听力的基础是发音。发音不对,听的也千差万别。我在不会发[th]这个音之前,听不出来[th][s][sh]的差别。这个也是一样的。有时候学生讲了半天,老师听不懂,又不好意思伤害学生自尊心,就是这种情况。听不懂是因为发音不对。是吧。当然,关于发音,我们会再细说。但课堂上我只能偶尔讲,没有太多时间。我会放到博客上。
  3. 听力要听的是节奏。你们要学会英语的节奏,按照这个节奏去思考、阅读、写作、听与说。每种语言的节奏都不一样,如我们要听一个电台,也得找准了它的波段,道理是一样的。所谓节奏,我们会再说,但现在知道大致分强弱,快慢,高低,声调,停顿等就可以了。还有,关键的是一个意思单位一个意思单位的来听,不是一个词一个词,更不是一个音一个音的来听。
  4. 我需要你们好好地思考你们讲汉语和听汉语是怎么讲,怎么听的。语言的大致的规律都差不多。比如,语言都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就是我们是一个音一个音说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听时就是不断地把新的音加到前面的音上去。这样想想,好累啊。不过,我们知道把一个一个音加成单位后,基本上就不管它了,我们就开始下一个单位了。如果说的好说的多也听得多,有些就没有这么辛苦,就是一个自然不用注意也能懂的东西了。所以你们每个人都会说that's all right,thank you, bye-bye是不是?甚至byebye每个中国人都会,我们都觉得它快成汉语了。呵呵。
  5. 要用。就是不管多难的东西多快的东西,你要学着用它。和你的同学们啊开玩笑,开几次就好了。骂人的话我们学得都快,是因为者是想着去拿这些和人开玩笑。你可以和你的男性同学开玩笑,your girlfriend called you and said he would be here at 12 p.m.你同学没反应过来,首先是晚上12点,然后他女友竟然是个男的.不好玩吗?他听明白后可以说it sucks.这就是一句脏话啊.呵呵.这样开过两次,你还怕别人这样开你的玩笑呢,你看是不是就记住了?
  6. 最初是难的,很慢,也感觉很苦(有可能会这样吧.).但要坚持.一句话说几遍,你就特别强了(关于那一句话),不同的几句话说几遍,你就很强了(关于语言本身). 你说过I'm your boss(我是你老大),I'm your brother(咱俩好哥们儿),I'm your father(一般别这样啊), I'm tired, I'm attractive等等,I'm your这些以后你就不用听了.说过几次I believe we can make friends, I believe Zhang Ziyi is beautiful, I believe the teacher is old等等,I believe也就不用听了.道理是一样的.
  7. 你们在听我上课时,要注意我和你们讲话的语气.我常会用情态动词,但你们不留心.情态动词是表示感情的法门,我的礼貌与含蓄,与鼓励与玩笑,全在这几个词中间有了.但你们不知道我的这些表情与情绪的变化.呵呵,回去看看书吧.然后在说话的时候也用上,要用would you...或would you please跟你说话,因为这是很礼貌的话啊.一般不要用can you,因为这样不礼貌.你说can you help me?还是Will you help me,还是Would you help me?,或者Would you please help me?感觉差多了.第一个不礼貌,你就不能帮帮我?(因为用can表示能力,这样问有怀疑别人能力的意思.当然我的汉语翻译不是很好),第二句是你帮我下吧.第三句是你帮帮我好吗?第四句是真切地恳求你帮个帮.呵呵.这一条与听力关系似乎不大,是与人际交往关系更大.人要有眼色嘛,中国人最讲究这个.
  8. 要注意听轻重音.人们在讲话时,重要的东西会说得慢,说得重,说得清晰.多听听后你们就知道有些话不要全用心听的,就听这些重点,就好了.这个我们也是从讲语言,讲中国话的角度来的.
  9. 注意听他们讲话时的呼吸控制.他们是一口气吊着说的.呵呵.
  10. 听时,注意他们的连读和爆破,你们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连读和爆破.如I wan to learn a little bit more.这后几个词说出来,可能开始谁也听不懂.
  11. 说话这东西有基本规则,但没有普遍的规则.一句话音调内容可以有很多很多,丰富得不得了.因此,你们要学会变通.不懂的时候,多想想汉语的情况.重读啊什么的都是这样.重读音节可以改地方,发音可以变化.如果拘泥于一个规则不懂变通,会感到很沮丧.另外,这些变通其实是有法可循的,就是他们的具体运用的情况.你们能理解就好说了.
先说到这里.呵呵.我已经很累了.